所以這次入秋之后的戰斗對陳旭將來的安排也至關重要,但他卻從來都沒有打算去指手畫腳過。
因為打仗他的確是不懂,外行指揮內行是失敗的必然條件。
秦始皇知人善用,從來就不會自己指導將士打仗,而且也非常相信這些武將的能力,因此大秦才涌現了一大批武力值超絕的大將,也因此才最終順利征服六國一統天下。
秦始皇正式登基稱秦王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懟趙國,王翦率領大軍和李牧在井陘縣相持一年多,不光后勤幾乎拖垮秦國,軍心也是動蕩不安,國內當時許多人都指責王翦貽誤戰機要求更換將領,但秦始皇卻不為所動,傾全國之力支持王翦,而王翦也知道這讓秦王承受了非常大的壓力,但自己的確有沒有絲毫辦法正面擊潰李牧率領的大軍,因此最后只好使用反間計,趙王猜疑之下殺死李牧更換大將,王翦沒有了李牧這個軍神的抵抗,于是勢如破竹攻入邯鄲,如果當時秦王對王翦有絲毫的信心動搖更換王翦的話,伐趙必然失敗,而正是對屬下猜忌,對將領的不信任也最終導趙國滅亡。
在后來的掃滅六國的戰斗中,秦始皇對所有的將領都一如既往的相信和支持,哪怕是李信伐楚失敗導致數十萬大軍傷亡,秦始皇也沒有任何責罰李信的舉動。
而正是秦始皇的這種毫無顧忌的信任,才使得大秦兵將都對秦始皇忠心耿耿。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絕不會半途心思反復,無論大勝還是大敗,他都能泰然處之,這就是千古第一帝王的強大之處。
因此陳旭相信,在打仗方面,如果秦始皇都安排不好,那么自己摻和進去肯定什么都搞不好。
所以上次秦始皇說他準備入秋之后攻擊匈奴和東胡的事情,陳旭沒有發表任何意見。
今日李信前來,但似乎不是因為出兵打仗的事。
兩人東扯西拉閑聊幾句,李信也將這次出戰的事情大致講述了一遍,這些雖然還是秘密的軍事安排,但李信相信自己說出來不會有任何麻煩,因為這一切歸根結底都是陳旭的功勞。
如果沒有新式馬卒和鋒利堅韌的鋼鐵裝備,大秦不可能獲得如此摧枯拉朽般的勝利。
“狄道侯是不是有什么話要對某說?”兩人扯了十多分鐘,茶水也喝了兩杯,但李信似乎遮遮掩掩還是沒說到今天來的目的。
“那個……那個……”李信英俊的臉上有些發紅,捏著茶杯扭捏許久之后咬咬牙說:“侯爺,今日信來拜訪,實在是有一件事難以啟齒……”
“莫非是侯爺夫人紅杏出墻?”陳旭八卦之火瞬間熊熊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