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太好了!”陳旭的話還沒說完一群人都跳了起來。
上次一份軍事特刊直接讓大秦都市報的名聲提升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以前許多人會來報館辱罵丟臭雞蛋和臭鞋子,但自從那一期之后,這種人來的非常少了,都市報在民間的口碑變的非常好,再加上報館在賑災中的表現,士農工商各階層都對報館贊許有加,連皇帝都在朝堂之上數次贊揚報館的義舉。
大秦雖然倡導律法,但仁義之德仍舊是民眾最為看重的品質,特別是商賈齊茂和龐峰二人被皇帝嘉獎為義商,而且賜以帛書,這一下也點燃了咸陽十余萬商賈富豪的熱情,隨著賑災的繼續進行,報紙對賑災的后續接連報道,齊茂和龐峰二人的名聲眼下在咸陽商界也如日中天,如今才過去不到一個月,隨著報紙的不斷傳播,許多邊緣郡縣也知道咸陽有兩個義商沿大河經營糧食藥材和布匹等生意,因此許多南來北往的商賈到了咸陽,都要備一份禮物前去齊茂府上拜訪,然后洽談運輸合作的事情。
雖然被齊茂忽悠承擔了大部分費用的龐峰眼下還在災區賑災未歸,但報紙已經托商船帶去,同時帶去的還有齊茂的一份書信,商量和華夏錢莊一樣成立一個股份制的運輸船隊,專門沿大河運送貨物,齊茂坐鎮咸陽,龐峰坐鎮齊魯,中間沿大河各郡縣設置辦事處,準備再聯合幾個志同道合的商人籌建一家壟斷大河運輸的運業公司。
而陳旭在得知齊茂需要足夠的資金打造更多的貨船的時候,更是親自接見了齊茂,并且在清河園邀請和范采盈一起吃飯,為兩人引見并且作保,讓華夏錢莊給齊茂貸款三十萬錢,這樣新成立的這家叫茂峰貨運的運輸公司就能再打造十多艘商船,再加上齊茂和龐峰先前的貨船,貨船數量達到了近三十艘,一舉成為大河沿岸最大的商船隊,一次可以運送糧食六千石以上,足夠解決一個縣城近月的口糧。
因此得到這筆為期三年貸款的齊茂最近正在大量購買木料召集工匠打造貨船,咸陽城東門外渭河北岸的造船工坊每天都能聽見叮叮當當的敲打鋸木頭的聲音。
如今工坊各種工具全都是鋼鐵打造,有了改良的手鋸和加長的雙人大鋸,還有各種鋒利的刀斧手鉆,木頭加工的速度比以前加快了十倍不止,以前要把一塊大木鋸成木板,都是用斧頭慢慢砍削而成,但如今都是用雙人大鋸,鋸條長達八尺,不僅薄而且鋒利,直徑六尺的大樹都能很快被鋸成木板,一個工匠帶領幾個學徒十多個幫工,一個月都能造好一條長十丈寬三丈的平底貨船。
而作為內史府下轄的咸陽最大造船工坊,里面同時開工建造了四條船,而剩下的船齊茂也已經安排人帶著華夏錢莊的貸款憑證去大河沿岸的新鄭、大梁等地的造船工坊下單,因為這筆三十萬的大額貸款,直接激活了好幾個造船工坊,得知齊茂得到清河侯親自作保的華夏銀行大額貸款,更是在商賈掀起一股熱潮,羨慕嫉妒恨的同時,許多心思敏捷的商人心中開始蠢蠢欲動。
有貨運必然有流通,茂峰貨運的這些貨無論是從碼頭運走還是要運來碼頭,都需要有大量的人工車馬從進行轉運,如果能夠靠上茂峰貨運這艘大船,以后每天都有拉不完的貨,一些擁有馬車的貨運商紛紛開始和茂峰貨運的人開始接觸,希望將來能夠合作分一杯羹。
這些陳旭不知道,他也不想知道,作為嗅覺最為靈敏而無利不起早的商賈來說,這些都是情理之中的必然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