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開棉花之外,西域其實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物資,家家戶戶每天都要用到,每日不可或缺,全國消耗量巨大,一旦找到之后用商隊運送回來,必然會賺取一座金山!”
“侯爺快說究竟是何物?”江琥激動的問。
“鹽!”
“鹽?”江琥與蔣步同時驚呼。
“不錯,當初我大秦和楚國征戰百年就為巴國之鹽,后來與齊國交惡,也是因為齊國截斷我大秦的鹽路,不允許鹽商向我大秦售鹽,雖然眼下我的大秦一統六國,楚鹽齊鹽皆都得到,但鹽的產量依舊不夠,屬于極度奇缺的物資,很多地方的民眾沒有鹽吃,而如果不吃鹽人就會體質無力,就會生病,巴鹽雖好,但卻產量稀缺,只能滿足富豪公卿,而海鹽雖然苦澀劣質,但依舊供不應求,中原十錢一斗,普通百姓還是吃不起買不到,我中原雖然奇缺鹽,但在西域諸胡的范圍內,卻有數巨大的鹽湖,湖中雪鹽堆積如同泥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不僅細膩而且味道醇香,沒有海鹽的絲毫苦澀感,一旦找到,二位將軍想不發財也難,等陛下掃平南越北胡之后,中原百姓生活安穩,人口也必然不斷增長,對于鹽的需求日甚一日,這鹽必然是一條發財的捷徑,運回來多少就能賣掉多少,十錢一斗,一年若是能夠運回來百萬斗……”
“咕咚~”
江琥和蔣步同時吞了一口口水,看見陳旭所畫地圖上的位置,雙眼中露出野狼捕食一般的光芒。
鹽的重要性不用陳旭提醒,就在軍營中就體現的一清二楚,鹽是除開糧食之外最重要的戰略資源,普通兵卒每年半斗,下爵者一二斗,上爵者二到十斗不止,而一斗鹽也不過二點五公斤的樣子,而且還是粗鹽巴,又苦又澀,就這樣還會經常供應不上,而普通老百姓家更加可想而知,一是沒錢,二是有錢也不一定買得到,除開中原富庶之地和產鹽的區域,許多邊荒之地缺鹽缺到吃土,只能煉制硝土來補充鹽份。
當初陳旭之所以能夠在清河鎮買到鹽,一是因為南陽郡地處重要的產糧區域,商賈富豪很多,光是宛城附近的銅鐵商賈就有上萬人,因為不缺錢而且對鹽的消耗很大,因此自然有大量鹽商把鹽送往宛城轉賣。
南陽交通便利,剛好處在中原中心位置,是南來北往的必經之地,不僅有東邊的海鹽,西南的巴鹽蜀鹽比較容易順著長江運送到楚地。
二就是當地人窮的吃土,窮人大多數吃不起鹽,一年也就掙點兒鹽錢買上半斗一斗放在家里緊緊巴巴吃上一年,只有遇上了陳旭這個二百五才會把鹽巴拿來腌魚腌肉,不過好在陳旭會掙錢,因此吃鹽才沒出現問題。
后世中國有幾大產鹽區,東北的海鹽,自貢的井鹽,四川的巖鹽,青海的池鹽最為有名,而青海鹽就是大名鼎鼎的青鹽,質地細膩雪白純凈,味道純正,其實就是從鹽湖中挖出來的。
青海湖附近就有一個著名的旅游景點叫做茶卡鹽湖,陳旭大學暑假和同學去過一次,湖的四周到處都是白花花的鹽粒層,當地鋪路都是用鹽,完全就不要錢,只要你不怕齁死,可以走一路吃一路,滿足所有窮人對于鹽的極致豐富的想象。
而青海湖距離現在大秦的隴西郡已經很近了,直線距離不到千里,也就是咸陽到洛陽的距離。
青海還有一個察哈爾鹽湖,是中國最大的鹽湖,探測的儲量足夠全世界吃上千年,而且青海還不止一個鹽湖,在這個時代隨便找一個就能讓大秦吃幾萬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