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進入十月,冬天來臨。
塞外和西北早已冰天雪地,中原也天氣逐漸變的開始寒冷。
但隨著東方道的籌備進展,以東方道為主線,從咸陽到齊郡的沿途郡縣,卻已經火熱無比。
經過兩個多月的勘測之后,東方道建筑總署已經匯集了整條道路的所有測量數據,準備開始規劃詳細的工程標段和修建方法。
“根據匯總的勘測數據來看,新的東方道還是以以前的馳道為基礎,路基基本上是完好的,只有很少的路段出現了毀壞和坍塌需要重新修補,而且以前的路基足夠寬,因此為了不影響修路過程中的貨物通行,我們這條路只占三分之一的路基寬度,設計寬度兩丈,混凝土厚度還是一尺,但路基一定要夯實,下面還要先鋪設一層大塊的碎石,這樣路面能夠承受更大的力量……”
經過幾天討論之后,陳旭召集科學院和東方道工程指揮部的全體官吏匠工開會,親自在科學院的會議室中詳細講解標段的分配計劃和施工細則。
參與旁聽的還有少府令趙威和三省六部負責協調的官員,同時還有參與了東方道招商集資的商賈代表。
會議室中央有一個巨大的沙盤,長三丈寬一丈,上面用沙子為地,泥石為山,黑色的石墨粉為河,一根細麻繩為以前的東方馳道,對照所有的勘測數據制作出來一副粗略的沙盤地圖。陳旭手里拿著一根長長的竹棍,一邊說一邊用竹棍把沿途幾座避不開的橋梁位置都指出來。
“大家請看,眼下施工難度比較大的是灞河大橋和洛河大橋,這兩座橋比眼下正在修建的渭河大橋稍微小一些,但投資至少也在二十萬石以上,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小橋耗費也不小……”
而張蒼等人皆都圍聚在沙盤四周仔細的聽講。
對于這個巨大的沙盤,張蒼等人可以說是大開眼界,因為三十支測量隊不斷的返回科學院,但這些圖紙雖然都有各種數據,但因為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因此即便是把所有的圖紙擺在一起也看的眼花繚亂,因此在陳旭的指導下,幾個工匠便在陳旭的指導下打造了這幅沙盤。
沙盤制作的很粗糙,絕對不是后世那種山川河流道路皆都按固定大小的比例嚴格制作的產品,雖然陳旭有提到比例尺問題,但因為時間緊迫,所以只能根據測量回來的圖紙和數據大致確定一個比例,用沙土石塊等物品制作了這個超級巨大的沙盤地圖。
但即便是這個在陳旭看起來粗糙到比五毛特效還五毛的沙盤,也讓科學院的所有人敬佩的五體投地。
因為在這幅沙盤上,所有人都可以一目了然的看清楚整個工程的所有大致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