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諭令,封科學院副院長張蒼為下卿爵,賞城外糧田十頃房產三十畝,賞奴仆五十,賞良馬二十匹,賞錢十萬,官職四品……”
“諭令,所有參加此次修建渭河大橋的官員均加爵一級,賞錢兩萬……”
“諭令,所有參加此次修建渭河大橋的匠吏匠工加爵一級,賞錢一萬……”
“諭令,所有參加此次修建渭河大橋的刑徒皆都減刑釋放還家,賞錢一百……”
“諭令,所有參加此次修建渭河大橋的工奴皆都發還民籍,賞錢一百……”
隨著秦始皇的諭令不斷說出,蘇越也是筆走龍蛇寫下一封封圣旨書稿,只等回去之后重新謄抄在玉帛之上蓋上玉璽就可以讓中書省送往受封賞的人手上。
而隨著秦始皇的命令說出來,一些只言片語流傳到外面看熱鬧的民眾耳中,頓時引起掀然大波,因為修橋而釋放刑徒和發還工奴民籍,這是皇帝登基以來從未有過之事。
這件事如果傳出去,不知道會給天下刑徒和奴隸之中帶來何種歡喜和鼓舞。
所有參與修橋的人都封賞完之后,秦始皇最后把眼光落在陳旭身上,所有人也都轉頭看著陳旭。
不管修這座橋的人功勞多大,但都大不過陳旭。
沒有陳旭研制的水泥和鋼鐵,以及提出的策劃和創意,這座橋再過一千年兩千年,也是修不出來的,因此陳旭當仁不讓的當居首功。
陳旭內心苦笑,隨著越來越多的封賞,陳旭感受到的不是舒心,而是郁悶。
從心底來說,陳旭根本就不喜歡賞地賞房子賞奴仆車馬,賞的越多,對他來說越是感到麻煩,地可以有點兒,十頃足夠,房子眼下有了清河侯府和清河別院,也已經早已滿足了他前世所有對于房產的渴望,但不行,皇帝就是要賞,眼下地已經有兩百多頃了,多的讓他感覺沒有心情去照顧。
最舒心的生活就是在小河村當一個里典,住著土磚房,打打小麻將,陪著陳姜氏和水輕柔虞無涯杏兒等人釣魚種菜做點兒美食,那種逍遙自在的生活才是陳旭最向往的。
自從來到咸陽,不光老媽陳姜氏過的不快活,老婆水輕柔也非常不習慣,而陳旭自己也大部分時間忙的跟狗一樣,拯救大秦的未來,就是以自己的自由和快樂為代價。
咸陽,不是一個讓人快樂的地方,這里充滿了各種挑戰和壓力。
“諭令,加封涇陽侯食邑一千戶,賜玄服紫綬,許佩劍著履上朝議政,賞錢十萬,奴仆百人,姬妾三十,駿馬百匹,珠寶綢緞各五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