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聽課的都是科學院下屬的部門,包括張蒼和公輸勝麻桿現在幾乎是每節課都必到,因為隨著科學院研究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精密,工廠不僅已經研發制作出來滾珠軸承、攪拌機、打磨拋光機、鑄幣機等簡單機械,同時也還在根據陳旭的要求不斷的進行改良,包括以前設計設計的脫粒機和拉坯機如今也全部換成了軸承裝置。
脫粒機以前都是用粗糙的木頭制成,眼下有了鋼鐵和滾珠軸承,工藝的發展已經可以將脫粒機改造的更加結實耐用,而且運轉更加輕便,還可以根據不同農作物的特性調教不同的結構和脫粒方式。
而拉坯機以前也同樣是用粗糙的木頭制成,用繩索作為傳動方式,后來改成了腳踏式的連桿,但還是非常粗糙,特別是軸的設計和制作不標準,轉起來會有輕微的搖晃和震顫,導致在拉坯的時候經常會出現失誤,而如今工藝改進之后,轉軸和腳踏式的連桿都可以用鋼鐵制作,可以大大增加拉坯的成功率,也能讓拉制出來的陶器更加規整。
“連桿和皮帶傳動大家也不算陌生,脫粒機和拉坯機上就有,至于鏈條傳動是最為復雜的,因此大家下去之后需要可以好好研究一下,一旦研究出能夠和齒輪完美配合的鏈條,我們就能制作一種自行車,不用牛馬就可以在馬路上騎行,在大街小巷穿行如履平地,比走路快無數倍……”
“侯爺,自行車莫非就是能夠自己行走的車?”一個匠吏站起來問。
“不是自己行走的車,而是自己蹬著走的車!”陳旭解釋。
“那又什么區別?”這個匠吏腦袋還沒轉過彎來。
“就是你自己用腳蹬著車走啊!”陳旭額頭上冒出幾條黑線。
“侯爺,那和推車有什么區別?為何叫自行車?”這個匠吏繼續當杠精。
陳旭黑著臉把黑板上寫的內容都擦掉,然后很快在黑板上畫出來一輛自行車的圖形,畫完之后,陳旭把腳踏、齒輪和飛輪之間的鏈條示意圖特別標注出來詳細講解了一遍。
雖然陳旭講解的很清楚,幾乎所有人也都聽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看著這個只有兩個輪子的古怪車子,所有人又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當中。
“侯爺,您畫的這個鏈條傳動沒有任何問題,俺也聽懂了,但您這車肯定畫錯了!”還是剛才那個匠吏又站起來說。
“哪兒錯了?”
陳旭再次仔細的看了一下自己畫的自行車,兩個輪子,車把,座椅,前后齒輪和鏈條,腳踏甚至剎車都齊全,除開畫的不太標準,自行車該有的物件都是齊全的,甚至車把上還掛著一個手搖式鈴鐺,絕對沒畫錯。
“侯爺,您的確畫錯了,這自行車一前一后兩個輪子在一條直線上,放都放不穩如何行走?”張蒼都忍不住站起來提醒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