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道自古有之,過渭南出函谷關就到達三川郡,三川郡原屬韓國地界。
函谷關內已屬以前稱呼的中原地界,而秦國只能算西戎邊陲,屬于苦寒的野蠻之地,中原諸侯一直都不怎么看得上眼,河南、山西、山東等韓魏齊魯之地,才是華夏諸侯眼中的正統中心,也是華夏農耕文明最早的發源地,是華夏自商周以來最為繁華富庶之地,因此這里鄉鎮連綿不絕,東方道上因此也商旅來往不斷。
而現在的東方道,更是到處人聲鼎沸,沿途大量的民夫正在熱火朝天的運送泥沙木石,每隔數里就是一個巨大的工地,各種修路的材料堆積成山,搭建的工棚密密麻麻,這些工地外面還插著各種顏色的旗幟,上面寫著東方道XX標段工程指揮部,而且沿途還插著許多木牌,上面寫著XX工程隊的名稱,這些招募來的刑徒工奴和民夫都在各個工程隊的監工指揮下,在寒風中穿著單薄破爛的冬衣正在滿頭大汗的喊著號子推車扛木,一車一車的砂石傾倒堆積,一根根的大木被鋸成木板。
沿路還有許多帶著皮氈帽和藤帽掛著東方道工程總署銘牌的官吏騎著馬來回巡視。
從咸陽出發一直到洛陽,千里長的工地上到處都是這種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原來的東方道是秦國通往中原的主干道,沿途平坦沒有大河和大山阻擋,因此一路修建的都很平坦寬直,而且也都嚴格按照五十步寬的標準修建,路中央鋪著木軌,兩邊還各有近二十丈寬,每隔三丈栽種有一棵樹木,但其中許多早已枯死,路軌也在來往不斷的馬車碾壓之下,許多早已損壞,因此整條路地面泥濘不堪,車轍也歪七扭八的不成樣子。
根據規劃,新的東方道水泥路只有兩丈寬,因此相對于五十步接近三十丈寬的路面來說,只占了其中十分之一不到,為了修路不影響商旅通行,水泥路的路基只占了大路右側一部分,原來的木軌和大部分路基都沒有去做任何改動。
陳旭帶著家人和仆從順著坑坑洼洼的東方道一路顛簸前行,沿途無論是修路的刑徒工奴農夫還是參與招標修建的商賈工程隊指揮人員,看著插著清河侯旗幟的隊伍迤邐而來,皆都停下手中的工作熱烈歡呼甚至是夾道跪拜。
當看著清河侯的車隊陷在泥濘的道路上行走緩慢,許多工程隊的監工便指揮農夫刑徒一起幫忙推車,而大路上迎面而來路過的商隊也都會主動把車馬停靠在路邊等待清河候府的馬車通過。
每到一個大型的工地,陳旭都要下車觀察一番,接見當地工程指揮部的官吏和承包標段的商賈代表熱情的詢問攀談一番。
而每到一座縣城,縣令和大大小小的官吏都會提前站在路邊迎接陳旭挽留飲宴,還有當地名士也都紛紛前來拜訪,而最熱情的就是各地的商賈。
如今東方道沿線幾乎集中了眼下大秦最富裕的一群巨商,皆都是家財數十數百萬錢的巨富家族,一旦這條新的東方道修筑好,所有參與其中的商賈都會依靠這條路發財。
即便是拿不到標段,只是在服務站或者物流市場拿到一個參與名額,未來二十年也將會跟著發一筆大財。
這些服務站里面需要大量的商舍驛舍食舍等為過往的商旅提供服務,而競標拿到服務站的商賈也不可能將這所有的服務都全部承擔下來,這涉及到一個技能專精的問題,許多東西隔行如隔山根本就不會,不會怎么辦,陳旭在招商集資說明書中給了他們明確的指點,那就是把服務站作為一個服務平臺二次招商集資,將其中的各種服務項目轉包出去。
這樣修車的喂馬的做飯的賣貨的睡覺的就各司其職,甚至還可以沿途把許多服務站的相同項目都承包下來開成連鎖店,讓過往的商旅在所有的服務站都可以享受到同樣的服務。
于是有了這些二次招商的機會,工地上就會形成大大小小更多的小標段和建筑隊,參加的商賈都成了小包工頭。
本來新的東方道只有二十來個大標段,參與的也只有二十余個商賈或者合伙商行,但眼下的東方道,起碼已經有三百個小承包商,這兩千余里路分配下來,每個小標段也才不到十里路,除開幾座必須由科學院指揮修建的大橋之外,即便是每個工段只招收一百個人,一年下來完全可以用身體把承包的路段爬平了。
大大小小的商賈沿途圍追堵截陳旭的車隊,成箱成車的禮物送來,陳旭還拒絕不了,因為都說是送給清河侯和五公主與蒙婉的新婚賀禮,因此從咸陽走到洛陽,這一路停停走走視察拖延下來,足足走了十天,而到達洛陽的時候,隨行的馬車已經變成了三十余輛,許多車上全部是拉的沿途商賈送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