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脈傳承,是封建帝制的核心所在,天下百姓也認同這一點,因此這種民意基礎一旦完全廢止,帶來的不是安穩,而是動蕩和茫然。
雖然郡縣制已經成功,也是一種歷史的必然。
但對于偌大一個地球而言,全部采用郡縣制絕對是一個偽命題,手不夠長管不到那么遠。
但采用分封制卻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把秦始皇的兒子孫子都分封到大秦之外的地方,既遵從了民意,又加強了那些極遠地方對于大秦的歸屬感,在血緣關系的紐帶之下,這些分封的皇室后代,只會認為自己的根在大秦,只有大秦才是唯一的正統。
這個問題陳旭其實想了很久。
秦始皇的一堆兒子孫子眼下除開一個皇家公子的身份之外什么都沒有,身份等同庶民,既沒有封地也沒有權力,身邊各自養著一群幕僚無所事事,從繼承權上來說只有公子扶蘇才有最大的希望繼承皇帝大統,但皇帝遲遲不立皇后和太子,這讓所有皇子都只能眼巴巴等著皇帝殯天,然后等著皇帝死前指定一個繼承人。
而秦始皇死了之后,竟然是胡亥這個最不可能當皇帝的人登基,諸位皇子手無寸鐵只能一個個被戮殺,而扶蘇也因為并非皇帝指定的繼承人而沒有充足的理由來反抗胡亥,也只能被逼自殺身亡。
如果諸位皇子都被分封出去,哪怕是朝鮮和西域這些邊荒之地,擁有自己的封地和微弱的力量,也不至于讓皇族死的一干二凈,嬴姓趙氏徹底從中國歷史上除名。
而且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分封可以解決百家門徒的投靠問題。
眼下大秦百家門徒之所以鬧嚷不堪,最主要的還是缺少了可以上進的機會和發揮能力的地方,一旦分封之后,大量在中原呆不下去的百家門徒還可以投靠分封的諸侯獲取進階的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同時也能很快把中原文化傳播出去。
“陛下,方才臣說到可以用分封之事來解決西域諸國的治理問題,這個方法陛下覺得有隱患,臣也同樣認為,而國內采用郡縣制,同樣也有隱患,這個隱患便是郡縣制的民心凝聚力不夠,不過我大秦畢竟只占據中原之地這一小塊地方,只要建立足夠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強官員的調任和考核監督,發展經濟讓百姓豐衣足食,時日久了也自然會慢慢得到良好的控制,但對于西域甚至西方諸國,冊封異族諸侯掌控不夠,郡縣制更加不可能,唯有將分封和郡縣合二為一,才可能永久解決這種隱患!”陳旭在腦海里組織了一下自己的語言,盡量讓自己下面說出來的話能夠讓秦始皇接受。
“愛卿還請明言!”秦始皇并不太明白陳旭的意思。
“眼下諸位公子皆在咸陽,身份等同庶民,皆都無所事事,而陛下又不曾立下太子,這既不符合商周古禮,同時也讓滿朝文武公卿甚至天下百姓皆都茫然,臣以前說過,天下凡人莫有不死者,陛下可曾想過百十年后大秦的傳承?”
皇帝瞬間臉色肅然,直勾勾的看著陳旭。
“臣并非想支持哪位公子將來繼承陛下大統,但不立太子,總會是一個巨大的隱患,陛下自言不喜扶蘇公子,那陛下可曾有立太子的想法和打算?”
陳旭神情很淡然,這件事滿朝文武都不敢說,但他就敢說而且敢問,而且眼下只有他和皇帝兩個人,說什么皇帝都不會對他翻臉。
秦始皇沉默許久之后輕輕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