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條弊端先不說對錯,至少攻擊對象沒有搞錯,目標針對眼下操控大秦的法家門徒。
至于內容嘛……陳旭感覺有些牙疼,之中有幾條也的確沒有問題,比如批駁嚴苛的戶籍制度,嚴苛的徭役制度等等,但有些完全就是胡說八道,特別是建議廢除刑法,廢除循名責實等法術治國的根本,完全恢復到商周時期遵循禮法約束以德服人的人治狀態。
到不是說這套方法不行,其實儒家治國的理論就很實際,遵從商周傳統,講求上下尊卑和禮法森嚴,不同的階級,不同的身份遵守不同的禮法,逾越便要接受道德的譴責和相應的懲罰,即便是天子也要遵守禮儀,天子違禮視為不賢,也就是說儒家治國是要把天子一起管住的,約束天子的行為,如果天子的確行為不端就換一個皇帝。
但眼下的李斯推動的法術治國徹底拋棄了禮,只剩下了法,是完全徹底的法術治國,而且管理的對象幾乎只針對平民,對待貴族和皇族約束力很小,處罰力度也很小,一切針對王權展開,皇帝可以為所欲為,這就導致了王權沒有絲毫的約束,而且也幾乎徹底摒棄了商周傳承下來的禮儀道德體系,用法術取代了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這種敲骨挖髓一般的改革一下就動搖了華夏百姓的生存習慣。
其實到眼下,大秦在法術治國上已經開始走入了死胡同。
如果不改革繼續下去的結果必然是撞墻。
要么撞破墻壁找到出路,要么撞的頭破血流甚至被撞死。
掉頭是已經不可能掉頭了,因為這架馬車太大太重,也跑的太快了,根本就沒機會沒時間來剎車,最主要的是李斯這個導航太差,而皇帝作為車夫也沒有駕馭這架馬車的經驗,兩人配合,走路全靠蒙,而且還不許車上的人說他們走錯路了,固執倔強的一逼。
眼下在不能換司機的情況下,最好的方法就是趕緊換一個靠譜的導航。
陳旭是帶著導航穿越來的。
整個地球或許只有他能夠看清楚未來的走向。
而要換導航,還得車夫同意,畢竟車是他的,因此在車夫還沒打算換掉導航的前提下,要讓車夫學會聽別人的意見。
這篇法術十弊論雖然寫的內容很讓皇帝不高興,并且也在挑動秉持朝堂的法家門徒的敏感神經,但不可否認,這是一篇充滿了斗志的檄文,目標直指維持大秦賴以強盛的根基……嚴苛的法術。
陳旭在專心看策論。
秦始皇一直在看著陳旭。
他想知道這篇讓他怒不可遏差點兒掀桌子的策論陳旭是什么情緒。
但讓他倍感不解的是,陳旭臉上竟然慢慢露出了興奮的笑容。
“陛下,臣看完了!”陳旭恭恭敬敬把雜志平放在案桌上。
“愛卿因何如此高興?”秦始皇迷惑不解。
“陛下,因為臣從百家論壇上看到一篇好文章,名曰法術十弊論,這是臣自從開辦這本雜志以來看到過的最好的一篇策論,自然喜不自勝!”陳旭笑著回答。
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