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蒙云和這群紈绔在內,他們并沒有被儒學的思想束縛,他們還繼承著思想自由的理念,他們還有很熱烈的冒險和創新精神。
而當神學開始衰退,哲學開始迷茫,科學就成為了人類唯一能夠不斷發展和前行的推動力量。
就像現在的科學院,里面的匠工和匠吏都沒有固定的研究方向,但已經開始接受陳旭灌輸的各種科學理論,而且他們也非常感興趣,數學、幾何、物理、機械都成為研究和討論的話題。
阻止李斯焚書和皇帝坑殺方道術士,保留下百家門派的學術思想的各種先賢理論,讓繼承者能夠繼續發揚這些門派,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慢慢融合形成一種新的學術潮流,包括發揚科學的精神去探索自然,探索人類的未來,這才是陳旭認為最為正確的道路。
單一的儒家和法家治國,都是一個死胡同,慢慢會發展成為一幅沉重的枷鎖。
實際上這幅枷鎖已經出現,法術治國的弊端早已體現的淋漓盡致,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陳旭不推動這個改革,大秦就要完蛋。
秦始皇不可能長生不死,大秦不可能永存,人類文明也不可能永遠存在,某個時候結束,可能也是一個新的開始,但必須在這個節點上找到一種延續下去的方法。
科學雖然不完美,許多超越自然力量的現象無法解釋,但已經是陳旭所能知道的最好途徑。
這和他的眼界有關,用科技來推動大秦的發展,就是陳旭唯一的途徑,至于對或者錯,都不是他能夠去破解的。
他能做的唯此而已,百年之后掛了,這個世界便和他沒有任何關系了,他只是為完成自己一個非常質樸的愿望,滿足一下華夏遺憾了兩千年的夢想。
東門外的河灘上,上萬人慢慢都已經知道皇帝要來觀看飛行試驗,因此喧鬧鼎沸之聲慢慢消退下去,并且都慢慢散開數百丈,留下一條寬闊的通道直通城門方向。
二十分鐘后,隨著整齊而密集的腳步聲和馬蹄聲越來越近,同時還有接連不斷的牛角號和銅鑼聲響起,最后長長一隊手持龍旗和長戈,全身甲胄的禁軍魚貫而出在東門之外散開列隊,在數百黑甲蒙面的玄武衛護送下,六馬拉乘的天子車駕緩緩而出,最后來到了距離滑翔翼十丈之外停下。
車門拉開,一身繡著龍紋的玄色華服,頭戴沖天冠的始皇帝在內侍的扶持下從馬車上下來。
“拜見皇帝陛下!”
河灘上上萬圍觀者在兵卒的防護墻之外齊齊跪倒在地叩拜,而其中還有無數有身份有地位的看熱鬧的官吏士族皆都拱手躬身行禮。
“免禮!”秦始皇眼神溫和的掃過四周,然后在幾個貼身玄武衛的保護下大步往陳旭一群人走過來,而眼神早已落在了巨大的滑翔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