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都市報忙成一團,一份新的專刊連夜出爐,數日時間趕印數萬份通過報商和來往的商旅迅速通傳天下。
無數六國遺散民間的王孫貴族和百家門徒皆都或明或暗的聚在一起交流討論。
其中既有對于皇帝突然安排諸位成年公子跟著馮去疾學習處理政務的猜測,更多的是對于皇帝單獨帶上幼子胡亥巡游的不解,自然還有心懷不軌者暗中策劃襲擾刺殺之事,不過經歷三年前始皇帝巡游東南在宛城和大梁遭遇兩次刺殺失敗的教訓之后,諸多心懷不軌者也皆都茫然和膽怯。
而且因為此次陪同皇帝巡游的還有一個特殊人物……清河侯陳旭。
三年前楚商冉顙數百人夜襲行轅,結果皇帝早已暗中得到清河侯提醒,因此冉顙夜襲失敗,數百人被屠殺殆盡,然后博浪沙有韓國刺客安排獩國大力士伏殺始皇帝,但皇帝也提前的到清河侯警示而刺殺失敗。
這兩件事雖然隱秘,但數年之間也早已傳的沸沸揚揚。
清河侯乃仙家弟子,掐指一算便能通曉天下萬事,任何鬼魅宵小皆都逃不過清河侯的法眼。
有清河侯伴隨左右,即便是六國貴族心存死志要伏殺皇帝,也皆都感覺沒有任何希望,因此消息通傳天下,但卻沒有任何人膽敢再次出手。
一條平坦的水泥馬路,在山嶺之間蜿蜒,數千黑壓壓的大軍迤邐而行,斥候前后三十里哨探路況,沿途郡縣鄉鎮皆都兵卒戒嚴,皇帝巡游隊伍所經之處,南來北往的商隊民眾皆都將車馬停在路邊伏地叩拜,地方官吏和名士鄉紳列隊于路邊恭迎。
巡游隊伍浩浩蕩蕩,日行不過百里,凡是路經繁華鄉鎮,皇帝必然要暫時停留接見當地鄉老民眾,而路過縣城,必然要扎下行轅觀看服務站的設施和建設情況,詢問來往商旅對于服務站的看法,接受當地官員匯報政務。
東方道修建成功,陳旭也是第一次出門,因此自然也非常關心東方道的建設和運營情況,不僅沿途仔細查看和詢問東方道的整體建設質量,每到一個服務站,也必然興趣濃厚的和承包商交流討論服務站的各種服務設施,包括腳舍、食舍、商舍、警察局、維修站等一切附屬設施的配套情況。
而隨同而行的官員包括李斯、王賁、蒙毅等數十位官員也都對這條新修的水泥道充滿了濃厚的興趣,此次出行,所有人的感覺就是一個字……舒坦。
道路平坦沒有絲毫凹凸不平的地方,四輪馬車也平穩無比,加上車軸上安裝了鋼鐵軸承運轉靈活,因此坐在馬車上絲毫感覺不到以前那種顛簸和勞累,最主要的是無論大小河溝皆都假設了平坦的水泥橋,再也不用跋山涉水舟車換乘的勞頓。
因為是第一次感受這種水泥馬路,因此巡游隊伍走的異常緩慢,從咸陽至渭南,距離不過兩百里,但卻停停走走了足足四天,每日行程不過五十里。
因為對服務站感興趣,皇帝命令在渭南服務站側扎下行轅,率領同行的官員和渭南的大小官吏在服務站視察了整整一天,觀察南來北往的商旅和服務站的運營情況,而南來北往的商旅也非常激動和興奮,不少商人獻上奇珍異寶讓皇帝高興的合不攏嘴,一高興又停了一天,到了第三天在陳旭和一群官員的不斷勸說下才猶自不舍的拔營啟程。
渭南到華陰不過百里路程,停停走走又是兩天.
而到了華陰之后,因為春色燦爛心情舒暢,皇帝率領隨行的官員登華山祭拜,安排工匠削石立碑,李斯執筆洋洋灑灑寫下一篇歌功頌德的祭文篆刻于石碑之上,并且為了彰顯威儀,皇帝命令當地官員征召刑徒和民夫工匠建西岳廟,以示對華山之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