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勁有力的古篆雖然字跡已經有些模糊,但整首詩歌依舊可以清晰辨認。
“朕對儒生并無惡意,但這些人卻愚頑不識時務,百家門徒唯有儒生最無禮,不過朕不會放在心上,他們囿于中原之地目光短淺,豈可知朕之志向,泰山乃五岳之首,豈可只留儒家之言,傳朕諭令,召集工匠從山腰開始鑿石摩崖,朕要把百家經義擇其精華盡錄其上,傳承后世讓天下人皆知朕之胸懷……”
皇帝一不高興,又要開始大搞建設,而這次的工程竟然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皇帝竟然要把他討厭的百家經義都刻在泰山之上彰顯他胸懷天下的美德。
“陛下,此事還請三思,百家之言浩若煙海,許多理論偏頗非是良言!”李斯臉皮抽抽著說。
“李相無需勸朕,傳朕諭令讓當地官員盡快執行,下次朕再次巡游東南,希望看到百家之言,泰山,不能讓魯地的儒生占盡了便宜!”秦始皇負手立于山巔,山風吹拂下衣袂獵獵隨風翻卷,氣勢睥睨無雙。
陳旭內心嘿嘿,其他隨行的官員皆都神情微動。
自從李斯在東方道上的賭注失敗之后,似乎皇帝對他也慢慢有疏遠之意,雖然依舊位高權重,但皇帝對于他的話也并非向以前一樣言聽計從。
而且方才針對儒生的一番話頗為耐人尋味,說儒生囿于中原目光短淺不知道皇帝的胸懷是什么意思?
“唔,既然留百家之言,少師自稱科學派,自然也要留下一言傳承千古,少師不僅是制作美食的大匠,已有大秦吃相之名,更是詩詞歌賦的大家,編排的歌劇精彩絕倫,演繹的歌曲也傳唱天下,此時此地,何不即興賦詩一首讓朕與諸位愛卿一睹少師的文采?”始皇帝轉頭滿臉笑容的看著陳旭。
陳旭:……
一路上游山玩水讓我制作各種美食就算了,竟然還要我寫詩,這……這……簡直太容易了。
不過裝逼之前還是要謙虛一下的,畢竟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陳旭恭恭敬敬的故作苦笑說:“陛下何必難為臣,百家經義皆傳承數百年,讓臣制作美食可以,唱歌也可以,但賦詩的確不是臣的長項,留下恐怕遭后人恥笑!”
“欸,無妨,少師豈可妄自菲薄,清河園和書院諸多楹聯皆都是出自愛卿之口,如今已經通傳的天下皆知,褒揚之聲不絕于耳,朕聽聞有百家名士千里迢迢來咸陽,就是想一睹書院和清河園的幾幅對聯,咸陽諸多王侯公卿府上也都將幾幅對聯抄寫之后裱做裝飾,朕也還將紫氣東來閣的楹聯掛在書房日日觀賞,少師就勿用謙虛,今日諸多愛卿與朕一起洗耳恭聽少師的千古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