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絕對不會想到因為一盆泥鰍和一簍螃蟹而結交到陳旭這個咸陽來的貴族公子,因此最近幾天一直還處于暈暈乎乎的狀態。
“徐公子,要去吳中就一直往南過彭城、下邳然后繞道下相、淮陰出泗水郡進入東海郡,然后過大江就到了會稽郡,一路雖然水澤較多,但還算平坦……”
劉邦蕭何曹參江楚星等人策馬如同群星拱月一般將陳旭圍在中間,一邊走一邊介紹此去吳中的路。
“下邳……”
聽到這個異常熟悉的地名,陳旭猛然想起張良來,于是說:“某在下邳還有一個故人,不知道眼下還在不在,等到了下邳前去打探一下!”
“此處距離下邳不到三百里,不過天氣炎熱陰晴不定,我等還是早晚趕路午間歇腳,后天應該就可以到,只可惜這官道年久失修坑坑洼洼行路緩慢,若是平坦的水泥路就好了,說不定一天也就到了!”蕭何遺憾的搖頭。
“想來水泥馬路也快了,我聽聞泗水郡守正在召集郡治下的水泥廠和商賈商討修路的事!”江楚星笑著說。
“那倒是好事,最好修一條從東方道直通沛縣的水泥道路,以后來往咸陽和沛縣就方便了……”
“哈哈,劉兄想的太多了,即便是修路,至少也是數年之后,泗水郡郡守可沒有清河侯的魄力,沒有足夠的錢糧那些商賈定然也不會輕易接手,我也聽江縣令說起過這件事,從沛縣往北修一條直達鄆城的平直水泥道,雖然距離不過四百里,但根據商賈的測算至少需要花費一千五百余萬錢,中間設置兩個服務站,然后在沛縣設置一個中型的物流市場,這樣就可以連通泗水郡和東海、九江、碭郡、會稽,形成一個南北的交通要道,沛縣就能獲取大利,但奈何郡守大人還在猶豫之中,商賈雖然比較熱心,但沒有錢糧屁都弄不成……”蕭何笑著解釋。
“蕭主吏說的是,一千五百萬錢還只是粗略的預算,整個泗水郡一年的糧稅也不過百萬石,這筆錢的確壓力太大!”曹參也跟著附和點頭。
“其實這件事也并非不可能,只要皇帝允許動用官倉的稅糧……”劉邦接話說。
“談何容易,稅糧乃是朝廷命脈,除開支出官吏郡卒的日常開銷,還要供應每年數十萬役夫的口糧,豈能隨便動用?”蕭何再次搖頭。
蕭何劉邦曹參三人皆是沛縣官吏,自然對于沛縣和泗水郡的官場動向還是比較清楚,討論修水泥路也說的頭頭是道,只有周勃級別差別有些大插不上嘴,只能埋頭跟著趕路。
而這些話陳旭聽在耳中,自然也有所心動。
也就是說自從東方道修通之后,加上新的商律開始執行,各地的官員都開始蠢蠢欲動準備修路,而其中最大的問題還是錢,各地的商人不可能像當初支持陳旭一樣不遺余力的去支持當地郡縣的道路建設,而且沒有商業貸款全靠郡縣的稅收,這筆支出壓力非常大,商賈承擔不起,而當地郡縣糧倉之中雖然也有大量的儲備糧食,但如果朝廷不開口,這些稅糧是不能隨便動用的,自古以來糧食都是國家穩定的命脈和基礎。
不過到了眼下,隨著新式農業的慢慢推廣,最近兩年糧食增產非常明顯,整個大秦的糧食儲備也近乎翻倍,而且如今沒有大型的戰爭,軍隊的供養也少了幾乎一半,如此多的糧食積壓在倉庫中霉爛變質也是一個大問題,將這些稅糧放出一半來發展基礎建設應該是沒有絲毫問題的。
因此陳旭便詳細詢問了蕭何等人泗水郡各地糧倉的儲備情況,很快心里也大致有了一些打算,不過此事還要等到皇帝巡游回歸咸陽之后再去討論。
五月天氣,正是盛夏時節,南方的天氣異常炎熱,陳旭也并不急著去吳中,帶著一群人早晚趁著涼爽趕路,中午炎熱的時候就找地方歇息,順便詢問一些當地的官吏和商賈民眾體察民情,遇到大雨有時候要停留一整天,如此停停走走,直到第五天才到達下邳。
下邳城還是那個破舊模樣,但看起來卻熱鬧多了,街上熙熙攘攘都是驅趕牛馬貨車挑擔背筐的商人和農民,臉上的氣色比三年前好了很多,城內還多了許多商舍和腳舍,餐館也多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