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馮去疾說的,大秦儲君才是最大的,蠻荒之地的王侯完全相提并論,一旦把所有成年公子都分封出去,那么將來儲君自然只能從未成年的公子中尋找,按照古禮來說,這既不正常也不合乎傳統。
蒙毅想了一下拱手說:“陛下,臣以為馮相言之有理,大秦為重,如今陛下既然打算分封諸位公子,則還需盡早立下儲君,這樣才有外臣內王之禮,不然上下尊卑何在?”
“少師以為如何?”秦始皇轉頭看著陳旭。
“陛下,臣也以為馮相和蒙大人言之有理,早立儲君,則早日安定朝堂和天下民心,眼下幾位公子皆有治國之能,陛下何不先擇其一立為儲君,再分封諸王則順理成章!”陳旭臉色認真的站起來說。
秦始皇眼神在幾個兒子身上一一掠過,臉色變得非常嚴肅,甚至看得出來眼神中的掙扎和猶豫不決。
他沒想到今天一場分封考試,竟然會變成擁立儲君的結局,而這件事他的確沒有考慮好,如果儲君之事無法安排好,恐怕以后會君臣之間產生隔閡。
“陛下,兒臣雖不知策論是否上佳,但愿意為陛下分憂去鎮守月氏等西域諸部!”猶豫許久之后扶蘇咬咬牙突然站了出來。
李斯、馮去疾、蒙毅甚至皇帝全都滿臉驚訝直勾勾的看著扶蘇,陳旭雖然也有些驚訝但還是很快明白了扶蘇的想法。
其實扶蘇和陳旭交流過很多次了,關于大秦儲君的事陳旭都感覺扶蘇沒啥希望,一是皇帝的心思的確難猜,陳旭猜不透,二是扶蘇的重視儒家的治國理念和眼下大秦的法術治國的理念完全不合,扶蘇已經是成年人,而且這個時代的人都比較固執和堅持自己的理念,雖然皇帝要求諸位王子都好好學習荀子的治國思想,但實際上各自身邊都圍聚著一群形形色色的門客,平日談論灌輸的也是不同的治國理念,但唯獨都比較敵視法家。
作為最有可能繼承大秦皇帝正統寶座的扶蘇竟然舍棄儲君的機會要去鎮守西域,這件事令李斯蒙毅和馮去疾三人皆都無法想通,就連皇帝自己都呆了許久。
不管他立誰為儲君,扶蘇他其實想一直留在咸陽,即便是將來不立扶蘇為太子,而只要扶蘇還在咸陽,則滿朝文武和天下百姓都還感覺比較踏實,而一旦扶蘇離開咸陽而又沒有立下太子,則朝堂和民間必然各種猜測和非議四起。
面對扶蘇的請纓,始皇帝沉默許久之后揉揉額頭擺手說:“朕乏了,今日就此作罷,諸位愛卿先退下吧!”
“陛下保重身體,臣等告退!”
陳旭等人只能站起來告辭退出紫宸殿,扶蘇六人也一個個臉色陰晴不定的跟著內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