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況當初征服東胡封徹侯民間就已經議論紛紛指指點點,當時封侯之時他還志得意滿神魂飄然,但隨著這件事慢慢平息下來,他也慢慢感覺到一種憋屈和羞恥。
如若不是他爺爺和老爹,他憑借自己的能力,無論如何是達不到這個地位的。
甚至從武功還是軍功上來說,他遠不如陰山侯江琥,當初江琥憑借兩千馬卒突襲數千里擊破匈奴王庭,斬匈奴王頭曼,擒其妻子大勝而歸,那是何等的熱血和榮耀,但王離征服東胡,雖然同樣勝利擒殺東胡王,但確是準備充足而且有蒙恬數十萬大軍作為依仗和后盾,實際上有些勝之不武的味道。
因此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眼下的王離非常的躁動不安,閑的蛋疼期間干出一些出格的事也并不奇怪。
作為替皇帝鎮守北方手持兵權的的主將,毀一座祠廟殺幾個百姓,在眼下的大秦來說,幾乎不算個事兒。
因此這幾篇花了足足大半天才找到的新聞稿件當初送來之后就泯然眾矣被淹沒在各種娛樂故事當中,當初審稿的文吏或許一看到這篇非常敏感的稿件,根本就沒和幾個責編主編商量便直接又塞進了故紙堆里。
這些稿件不符合弘揚正氣的主旋律,送去編輯室也會被打回來。
因此總體來說,這件事被掩蓋至今,終究還是陳旭自己造成的。
但讓陳旭不明白的是,為何這件事已經拖了幾個月,本來已經開始平息下去之后,最近為何會再次被廣武縣令捅出來,而且竟然還抓了幾個當初鬧事的兵卒讓刑部審判,難倒王離突然醒悟自己做錯了嗎?
又或者說廣武縣令想為趙國民眾伸張正義,為李牧打抱不平?
但無論哪一種說法,陳旭都感覺有些不靠譜。
因此思來想去,陳旭是覺得雁門關附近或許因為這件事出現了更大的變故,無論是王離還是廣武縣令不得不為之。
但若是真的出現了民變或者更大的變故,為何民間卻沒有半分的消息傳到咸陽來。
“對了,你稍后回去問一下,雁門郡最近的新聞稿送回是否及時,有沒有出現斷稿或者其他情形!”陳旭突然說。
“侯爺是說有人會害怕此事暴露而截留新聞稿件?”陳平楞了一下。
“我們今日還只翻查到四月底的稿件,但根據查找出來有記錄的稿件看來,時間了幾乎都是集中在三月,四月的幾乎沒看到,既然當地官員欲蓋彌彰,那么必然還會提前封鎖消息,截留役卒通傳的信件對于當地官員來說易如反掌!”
“侯爺這個推測非常有理!”陳平點頭。
“對了,明天安排一些人去打聽一下來往于雁門郡的旅客和商人,看看能不能打聽到一些情況!”
“是,侯爺!”陳平趕緊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