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皇帝落座之后便迫不及待的舉起手中的報紙笑著問:“諸位愛卿可曾看過今日的報紙?”
“臣等已經看過!”許多官員在回答之時甚至都從袖口里面掏出一份報紙。
讀報如今幾乎是所有官員的習慣,只要是每一期新報出來,必然會第一時間買一份觀看,今天新報發行,寅時初便已經上市開始售賣,各個報刊書亭和流動報攤皆都有售賣,因此幾乎所有早上上差的官吏都會人手一份,做在馬車公交車上一邊走一邊看。
而今天這份報紙上的頭版策論自然都有看過,而且也被報館三千萬的大手筆都震驚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除開感嘆報館的仗義疏財之外,也對報館掙錢的能力感到驚恐和羨慕。
根據內史府的通報,如今渭河南岸熱鬧非凡的秋市大集從開始到結束,所有的攤位費和稅收加起來也不過兩千萬錢的樣子,而這是一次幾乎集中了整個大秦還有周邊三個諸侯國四十余個西域藩國的商賈參加的商業盛會,參加的商賈超過三萬,參與的民眾超過百萬,而報館僅僅憑借每份不過十錢的報紙,數年時間竟然積累了如此巨大的一筆財富,這個掙錢的速度不得不令人嘆為觀止。
但今天,報館竟然一次性的將這筆錢拿出來準備修建圖書館和京師大學。
雖然文武百官也都知道清河侯有這個打算,但一直都還在私下里討論,清河侯并沒有將這件事奏請皇帝同意,更沒有在朝堂之上提出來討論,也就是說修建圖書館和京師大學的事情還并沒有任何官方的說法,文武百官也都還在私下討論和觀望。
但今日看到這篇策論,所有人都感覺這件事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特別是馮去疾和少府令趙威,最近幾天一直都有些提心吊膽,生怕陳旭將這件事奏請皇帝之后拿到朝堂之上討論。
根據清河侯如今的身份和地位,他要么不說,只要說出來皇帝必然應允,然后就會拿到朝堂之上討論,討論不是修不修的問題,而是怎么籌錢的問題,而這么大體量的一個建筑群耗費的錢財必然數千萬計,最后全都要少府和財政署籌措,雖然眼下大秦的稅收一年比一年多,但開支也越發的闊綽,以前因為資金少緊緊巴巴的各項開支如今都變的大方多了,水泥馬路,灌溉溝渠,鐵制農具工具的推廣,五年計劃無論哪一項都要大把花錢,因此雖然眼下朝廷錢掙的多了,但實際上府庫依然有些捉襟見肘不太夠用。
而如果修建圖書館和京師大學,馮去疾和趙威都還不知道該怎么去籌措或者擠出來這筆錢。
都說時間如同乳O|O溝,擠一擠總會有,但錢這種東西是硬通貨,沒有就是沒有,擠出血來也沒有。
但就在兩個替秦始皇執掌錢袋子的管家愁的吃不好睡不好的時候,咦,今天發現清河侯竟然非常非常的上道,還沒提交修建計劃竟然就已經把資金搞定了,因此此時朝堂之上,馮去疾和趙威看陳旭的眼神那個甜啊,那個媚啊。
而陳旭在兩個胡子拉碴的老男人淚光連連暗送秋波的勾引下,一連打了好幾個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