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清河侯的策劃和推動下,一個讓天下讀書人都為之振奮和激動的建筑已經在緊鑼密鼓的籌備當中。
大秦都市報已經連續用兩期專刊詳盡的介紹了清河侯的規劃,一個藏書百萬計的大秦國立圖書館,一個占地足有三百畝的大秦京師大學,還有一個為百家門徒談論各派經義和治國方略的皇家大禮堂。
而除開這些之外,最讓百家門徒激動的是,聽聞清河侯打算在通往圖書館的臺階之上,為先賢諸子各自留下一尊高達三丈的雕像。
這個消息一出,頓時整個咸陽如同炸鍋了一樣。
百家門徒幾乎全都化身為斗牛一般,喘著粗氣展開群嘲模式,要把自己門派的老祖供到圖書館最高的臺階之上,接受天下萬民和士子的膜拜。
不過這似乎還只是一個構思,因為聽說沒錢做這個巨大的工程。
百家門徒在民間熙熙攘攘互相攻擊對方的祖師爺,到處演講宣傳自己門派祖師的豐功偉績,還有一些比如道家、儒家、兵家、法家、農家、陰陽家、醫家等大門大派的領袖更是到處托關系請求拜見清河侯,想要把自己的門派老祖宗提前安排好位置。
甚至連一直以來靜心研究醫術的徐福和開館授徒與世無爭的文學院副院長安魚梁都忍不住了,前后提著禮物來拜見陳旭,醉翁之意不在酒,也是想為自己的門派祖師撈一個光鮮的好位置。
眼下大秦說是百家門徒,但其實遠遠不止這個數量,光是文學院如今收集整理編纂的百家經義和先賢言論,能夠單獨成冊的都將近兩百部,如果這些典籍全部印刷成冊,必然是一部達到數千冊的皇皇巨著,是一部華夏歷代先賢嘔心瀝血留下的盛世典藏。
這些書籍早已在陸續出版,而先出版的,都是那些大門大派,比如儒家、法家、陰陽家、兵家、醫家等,這些大門派的典籍流傳廣影響大,而且門徒眾多,整理的比較完整也比較快,還有就是出版社也要兼顧實際應用,涉及到詩歌、法律、醫學、耕種、養殖、數學、天氣等方面的書籍,也會出版的比較快,至于其他小門小派的典籍要出版,只能安排到幾年之后了,還有就是有些小門派特么的就兩三個門徒,傳承都快斷絕了,而且還窮的舔糠,買不起書刊號,自然也無法出版。
這些陳旭眼下都沒有心情去管,他的目的就是把往日這些在咸陽上躥下跳的方士都安撫下來,如今幾年過去,效果非常明顯,沒錢出版就只能去湊錢,湊夠了自然可以出版,湊不夠也沒關系,等出版社有空了還是可以免費出版,只是需要耐心等待時間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