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雁門關的事已經隨著王賁的死被徹底擱置了,皇帝不愿意懲罰王離,但根據禁軍的回報,王賁一口氣砍了十多顆官員將卒的腦袋之后雁門郡的民眾情緒也很快平息下去,被抓回來的李雄李戴兩人皇帝也沒心情去審訊,只是在朝堂之上問了一句,有的大臣建議砍頭,有的又擔心殺了李牧的這兩個侄兒會導致好不容易平息下來的趙地民眾的情緒再次失控,于是爭論了一番之后,陳旭建議將此事拖后一段時間等趙地徹底平靜下來再做處置,因此這兩個暴民的首領也沒人管了,還一直關在刑部監牢之中。
對于這兩個人陳旭雖然有些興趣,同時也知道殺了沒什么好處,眼下能拖著自然也是一個好事。
大秦朝堂眼下猛人不少,但其實有些后繼乏力。
除開蒙恬李信趙佗尉繚等一批參加過征服六國的大將之外,就只有江琥蘇角這兩個在征伐匈胡中冒出來的新星,然后英布和蔣步也勉強算兩個,但距離侯爵還差的遠,至于更年輕的一代包括王離在內都是紈绔子弟,依靠祖輩的蔭庇在混日子,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蒙云為代表的紈绔集團,整天不是蹴鞠就是玩滑翔機,要不就騎馬打獵,而更多的時間是泡在曲園雜舍喝酒把妹,大秦如果靠他們基本上是涼了。
因此大秦還需要新生的力量和新鮮的血液,而且這個新鮮血液不僅僅限于以前的秦國,而是要從六國之中選拔出精通文韜武略的將才,讓這些優秀的人才最后都能為大秦效力,這樣才能真正將華夏徹底融為一體,如果把一個國家看做是一個公司,如果最后公司的高層和重要位置全都是家族中那些只知道吃喝嫖賭花天酒地的子弟把持,那么這個企業基本上也快黃了。
改革軍隊,革新制度,還要在用人上更加大膽和開放一些。
李雄和李戴是李牧的侄兒,到底有多厲害暫且不說,但根據了解的情況看來,這個李雄還是很牛逼的,不光膽略超人而且武功也不弱,王離在他面前半分便宜都占不到,重要的還審時度勢認清形勢之后以自己的伏罪換取參加暴亂的民眾的性命,算得上是有勇有謀的血性男兒,已經有了將才甚至統帥的資質,更加重要的是李雄并不仇視大秦,也并沒有想造反推翻大秦的統治,帶領平民暴動的目的也緊緊是為了被冤殺的趙地百姓出頭而已。
這種人,在陳旭構建大秦新的軍事格局之下,屬于優先考慮的人才,畢竟野生的比較好籠絡和控制,而已經站在了大秦朝堂之上的王侯公卿都各自抱團在一起,要討好他們還不如另起爐灶,就像陳旭力推陳平英布韓信一樣,這些人一旦上位,遠遠要比蒙云等人好控制而且更加親近。
王離還在服喪守孝期,皇帝雖然沒有處罰他,但也沒表示親熱,不疼不癢的賞賜了幾車禮物算是對王賁去世的安慰和補償之后就不聞不問了,幾次朝議之后讓三省六部安排官員前去接管廣武縣和雁門關的政務,然后尉繚提議大將楊端和的兒子楊熊接替王離執掌北軍大營,蘇角繼續任職副將,江楚天正式被任命為雁門關都尉。
雁門關和北軍大營軍政安排妥當,這次雁門關事件也算是徹底落下了帷幕,有人歡喜有人憂,最憤怒的自然是武城侯王賁,不光爹死了,而且大將軍職務也被剝奪,而最高興的自然是楊熊和江璞。
明顯兵部令尉繚在此事的安排上有拍陳旭馬屁的嫌疑,將本來是校尉職務的江楚天提拔成為了都尉,而且獨掌雁門關軍務,可以說江氏因為雁門關之事對陳旭的支持已經得到了回報。
如今雁門關事件算是結束,除開正在修建的圖書館和推廣織布機之外,無論是朝堂還是陳旭都已經沒有太過操心的事情。
于是第二天,陳旭散朝之后直接去了化學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