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不成熟的工藝和配方下,陳旭覺得大家繼續用燧石還是比較經濟適用,畢竟一塊燧石可以當傳家寶用幾十上百年,而且反正陳旭自己又不用生火,那是仆人才干的事,哪怕侯府依舊還是用鉆木取火對他來說影響也不大。
但沒想到一直沒有什么成果的化學實驗室成立兩年之后,竟然解決了磷的問題,只要能夠把安全無毒的紅磷整出來,大規模的推廣火柴基本上就是水到渠成之事。
接下來的連續幾天,陳旭每天早出晚歸,除開上朝和處理公務之外,幾乎大半時間都是泡在實驗室中,除開檢查香皂的制作過程之外,大部分都是和余元在一起研究黃磷的提取和紅磷的置備,當然成果也非常顯著。
在兩人不斷的試驗改進下,很快就完成了黃磷的安全提煉,其實只需要在干餾磷礦石的時候把加熱溢出的氣體通入水中快速降溫,黃磷就會在水中凝結出來,而且在冷水中保存也不會有燃燒和揮發、爆炸的危險,不過在黃磷轉化為紅磷的過程中,試驗中試管和燒瓶燃燒爆炸好幾次,不過每次取用的黃磷量都很小,所以并沒有傷到人,這個試驗一直持續到第五天,終于在一次完全密閉的環境下進行干餾之時,燒瓶中的黃磷變成了紅色粉末。
得到這個結果,陳旭終于是松了一口氣,雖然眼下并沒有溫度計和更加精密的試驗設備,但從成果上來說,至少已經找到了白磷轉化為紅磷的方法,那就是要在完全密封的情況下隔絕空氣加熱到一定溫度,否則這個轉化過程不可能發生。
剩下的陳旭就不打算摻和了,全都丟給了余元和實驗室的幾個方士學徒。
研究這些東西太危險,不適合他這個身份高貴的上卿和侯爺。
而這幾天,肥皂和香皂的實驗也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幾個小組經過不同配方的對比試驗之后,得出了一個比較適合的皂化反應的比例配方,而且還發現用鈉堿加入一些食鹽能夠讓皂化反應達到更好的效果,凝固出來的肥皂基本上和后世的肥皂沒有了太大區別,非常結實而且去污效果良好,而用鉀堿制作出來的肥皂凝固狀態不好,有點兒像軟膏,有了這個發現之后,陳旭感覺似乎看到了雪花膏在向他招手。
到了眼下,似乎可以正式制作香皂了,于是陳旭讓人去城外的實驗工廠把定制的雙層蒸鍋取回來,讓一群方士按照最好的配方稱量堿液和豬油放到鍋里面加熱攪拌進行皂化,同時還讓人去木器廠找人專門制作了一個制作香皂的模具,結構很簡單,就是幾根木板組合而成的木框,組成一個五乘十的方格陣,到時候只要把制作好的皂液倒進去,等到凝固之后打開模具就能得到大小一模一樣的香皂了。
兩個時辰之后,一鍋豬油和堿水完成了皂化反應,加入了一些鹽粒繼續進行攪拌,乳膏狀的皂化液很快就開始分層凝固,這時候趁熱倒入一些花香精油快速攪拌之后用紗布過濾,最后倒入模具之中。
其實所有人都發現,在鍋中加食鹽并不能讓皂化過程加快,但好處是能夠加快皂化液的分離和凝固,如果不加鹽的話制作出來的肥皂至少需要三天時間才能完全凝固結實,但如果加入鹽進行攪拌之后,最多兩個時辰肥皂就能完全凝固成型,因此在陳旭看來,工業制造自然是越快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