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皇帝猶豫了許久,似乎想起這是大宛國王安排使者送來的國書,于是很嫌棄的用兩根手指頭拈著打開。
里面都是彎彎繞繞不認識的文字,暗紅色的字跡還散發這一股奇異的香味,香味中夾雜著一股皮革味道,上面還蓋著印章。
看著始皇帝的動作和嫌棄的神情,大宛的使者臉色都略微有些漲紅和難看。
這國書和通關文書可是大宛國王讓最好的宮廷匠工特意為這次出使制作出來的,但沒想到還是被鄙視了。
國書沒看懂,始皇帝讓使臣解釋了一遍,然后表示很好很Nice,大宛國君很識大體,朕很稀飯,夸獎完之后始皇帝又用兩根手指翻開通關文書,只見里面密密麻麻蓋著二三十個印章,都是大宛使臣所經過之地西域諸藩屬國國君或者部族首領的印章,而且統一都是小篆的中文,因為這些印章都是按照大秦車同軌書同文度同制的要求制作的官印,國君的印信都是禮部統一制作賞賜的,而且在所有藩屬國來往的公文當中,必須使用中文,因此這兩年讀書識字的中原人在西域諸地很吃香,有許多在中原混不開很落拓的讀書人都跑去遼國、代國、涼國和西域等國當官發財去了。
光是幫忙抄寫文書這種簡單的書吏工作,在大秦就是最底層的文員,每個月兩三石錢糧只夠一家人活命,而且工作還并不穩定說失業哪天就失業了,但在匈胡西域諸國,那就是很有面子而且高高在上的高端人士,當地胡人的官員甚至國君都要小心翼翼的巴結著給豐厚的錢財養起來幫忙,如果還能出謀劃策,那還能混上一個官職,至此踏上人生巔峰在當地作威作福。
西域這些國家小是小,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哪怕只有幾萬人的小邦國,混成丞相一樣很牛逼,到大秦來做客,還能和清河侯平起平坐一起喝茶聊天,這就是位置帶來的好處。
華夏人深刻理解寧為雞頭不做鳳尾的道理。
始皇帝挨著把這些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印章看了一遍,最后一個方方正正的鮮紅色大印是涼王嬴高的國印,看起來最為中正嚴肅,隱隱有幾分中原諸侯的氣度,把西域那些藩屬小國的印章氣勢都鎮壓住了。
“蘇府令,取朕御璽來!”秦始皇伸手。
“是~”蘇越趕緊打開放在身前案桌上一個金色青銅寶箱,從里面小心翼翼拿出來一方晶瑩剔透的玉璽。
這是當年秦始皇登基稱帝之時用和氏璧雕刻而成,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親筆書寫,玉工孫壽篆刻的‘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鳥篆文字。
這枚皇家玉璽按照秦始皇的想法,就是和皇帝寶座一樣由子孫世世代代傳承下去。
“啪~”始皇帝手起印落,一個鮮紅的大印就落在了通關文書最后一方巨大的空白中央,四四方方嚴整無比,曲里拐彎的鳥篆如同一幅迷宮一般,威嚴中透露著堂堂正正之氣,看得久了連靈魂都能陷入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