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隨著大秦日趨繁榮扶蘇,人口也在爆發式增長,每年從遼代涼西域等地引入中原的馬匹至少十萬計,這些馬在關外草原都是散養放牧,甚至為了得到好的馬種還要專門和野馬一起放牧,而且胡人養馬也從不套裝備,都是裸放,等到成年之后就會安排套馬的高手揮舞著套桿去追逐抓捕,而這個習俗幾千年之后依然如此。
套馬的漢子你威武雄壯,
飛馳的駿馬像疾風一樣,
一望無際的原野隨你去流浪,
你的心海和大地一樣寬廣
……
每次想起關外草原上那奔馳的駿馬和牧民,陳旭腦海中就會入魔一般冒出這首神曲。
正是因為如今隨著大秦崛起,馬匹的市場越來越大,因此王珣這些相馬名士的身份也越來越炙手可熱,以前或許找不到很好的工作流落街頭,但最近幾年都混成了高端人士,包括前幾天看到的九方魁和陽棗這些人,放在十多年前的七國混戰時期,屬于那種飯都吃不飽的階層。
王珣名聲顯赫,而且對大宛馬也興趣濃郁,兩天前和九方魁、陽棗等一群咸陽相馬界的名士一起前來拜訪陳旭,打聽大宛馬的底細的同時,也是想得到陳旭的支持,許多人都想去大宛見識一下西方駿馬甚至野馬。
世間所有良駒,最初都是桀驁難馴的野馬,而所有經過人類無數代繁衍雜交出來的習性溫順的馬,幾乎無一例外都很普通。
在相馬界有一個不成文的傳統,那便是野馬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良駒,而真正的好馬還有一個特性,那就是脾氣不好,一般不給人騎,因此會被人嫌棄,因為所有使用馬的人都希望自家的馬性格溫順吃得少跑得快還耐操,因此世間許多好馬,實際上因為脾氣不好會被主人賣掉,倒騰來倒騰去,這才有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的說法。
對于一群咸陽相馬界的名士,陳旭還是相當熱情,將烏騅牽過來讓他們仔細觀察討論,并且告訴他們自己準備上書皇帝在西域開設天山牧場,準備引進血統純正的汗血寶馬、東胡馬、匈奴馬和月氏烏孫等西域良馬進行雜交,培養出一種耐寒耐熱耐餓耐渴耐力久速度快的新馬種,以為軍隊和大秦民眾提供更好的坐騎。
陳旭的話讓一群相馬名士都激動不已,紛紛表示一旦這個計劃實施,他們一定會加入進來,去東胡匈奴西域和大宛等地幫忙尋找最好的馬種,而王珣當場表示愿意留在清河侯府幫忙照顧這匹烏騅,提前摸清楚大宛馬的脾性。
對于王珣的請求陳旭求之不得,眼下要找一個好的馬夫非常不容易,而對于烏騅這種汗血寶馬來說,普通的好馬夫還不行,必須是對馬非常非常熟悉的頂級馬夫,而王珣就是這樣一個算是舉世難覓的人物。
陳旭給王珣開出了每月兩千錢的工資,這點兒工資對于王珣來說可有可無,但他卻心甘情愿。
清河侯被譽為帝國吃相,僅僅用一筐胡蘿卜就征服了這一群脾性暴烈的大宛良駒,因此這些相馬名士在古怪中也有一絲豁然開朗的感覺,似乎馴馬還能多一些不同常規的手段和方法,比如都其所好給點兒美味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