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這是何意,賞綢緞金銀也就罷了,還封賞食邑?”即便是蒙毅見多識廣,在這件事上也滿頭漿糊。
從古至今,從未有過女子分封食邑的前例。
因為分封食邑必然是有爵位,而且還是公大夫以上爵位,三百戶封邑雖然是最低的標準,但已經跨入了真正的勛貴行列,七級以下封爵,最多也只有粟米和田產房產,這些都是朝廷定例撥付,多了沒有,少是經常的,但有了食邑,基本上就是地主階級了。
而地主階級在封建統治階段,那就屬于統治階級。
手里有糧心中不慌,華夏封建統治兩千多年,最主要的矛盾就是貧苦農民和地主階級之間的矛盾最為尖銳圖出,實際上分封食邑,就是大量土地向勛貴手中集中,大量農民失去了土地最后形成了雇農和佃農,最后自耕農變成了被剝削階級,由此造成社會動蕩。
不過大秦和后世的封建統治還有些不一樣,秦朝的法律保護農民土地私有,分封食邑的農民也沒有失去土地,只不過是把糧稅交給食邑所有者罷了,損失的只是朝廷稅收,實際上對農民沒有任何影響。
而正是這種對爵位獎勵性的分封,才使得秦軍的戰斗力爆棚,全都如同紅眼病一樣懟死了六國,不過戰爭結束之后秦始皇發現國家土地不夠糧食也不夠,因為一旦分封之后國家的稅收幾乎要降低一大半,因此遲遲不愿意兌現軍爵的獎勵,由此也慢慢造成軍心有些失控,大秦崩塌的時候秦軍基本上沒有太強大的戰斗力了。
不過眼下經過陳旭的改革之后不太一樣了,鐵制農具和新式耕種方法的推廣,土地的生產力得到極大的提升,而且釋放六國百萬降卒也讓大秦多了百萬身強力壯的主力勞動大軍,再就是不斷精簡軍隊,通過特殊條款遣散安置將卒,用職務和俸祿代替分封等政策等等,使得當初幾乎完全不能兌現的獎賞很快就能打折兌現,于是所有裁撤的將卒也都心甘情愿的服從了朝廷的安排。
因此到如今,大秦在軍功兌現上已經幾乎有了完美的解決方案,如今朝堂稅收一年比一年多,少府收入也越發充足,皇帝也越發闊綽,打賞都是錢糧,基本上已經不怎么分封食邑了,除非是一些高爵和很特別的功勞。
比如陳旭前些天馴服那些大宛寶馬,讓皇帝大漲臉面,一高興賞賜了一千戶食邑,但今天為了一個莫名其妙的傳言,竟然給陳旭的每個女兒封賞了三百戶食邑。
這個消息不光令蒙毅滿腦子漿糊,陳旭同樣是滿臉的懵逼。
“賢婿,你說陛下這是何意?”吃飯的時候,面對著滿桌子美味佳肴,蒙毅依舊還在考慮這個讓他迷糊不解的問題,吃菜喝酒都感覺沒有滋味。
“小婿也不知為何,想來陛下是想表示對于小婿將來要生七個女兒的憐憫吧,他怕我養不起!”陳旭一邊吃菜喝酒一邊解釋。
“放屁,老夫的外孫女能吃多少,你知道三百戶要養活多少人!”蒙毅橫眉。
“爹,您又來了!”蒙婉哭笑不得的放下調羹。
“那小婿就不知道了,三百戶食邑還不知道分封在何地,岳丈如此憂慮干甚,來,岳丈請飲一盞!”陳旭無所謂的舉起酒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