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有認識這匹馬的人一定會非常激動,因為這是一匹在西域極其罕見的汗血寶馬。
這匹汗血寶馬是去歲入秋之后出現的,因為生病被東去咸陽的大宛人丟在了姑師,然后就和當地一群野馬混在一起,沒想到竟然慢慢恢復健康,然后憑借英俊的外表和一口流利的外語成了當地野馬中的高富帥,俘獲了一大群母馬的芳心成為了首領,整天帶領著它龐大的后宮在這個美麗的原野上自由奔跑和覓食,而因為這匹馬的出現,也使得無數喜歡駿馬的部族注意到了它的存在。
姑師雖然是和中原一樣修建城邑耕種為主,但放牧也是和農耕同樣重要的生存方式,馬作為出行和運輸的主要牲畜,族人一樣對駿馬非常感興趣,為了抓住這匹駿馬,姑師有許多經驗豐富的捕馬人不斷的在草原上搜索這匹馬,而在距離姑師兩百里開外,這里同樣有一股巨大的游牧民族,種族成分很復雜,有月氏人、烏孫人、塞種人、甚至還有匈奴人和西域諸部的人。
這個游牧民族雖然成分復雜,但卻以月氏人為首,差不多有三萬成年男子,而且人人都裝備了簡易的馬鞍和馬鐙,武器雖然亂七八糟,但戰斗力不容小覷,天山以北原來有大大小小七八個游牧民族已經全都被這些人征服,總人口已經突破十萬人,相對于姑師來說并不弱小太多。
這群人的首領是一個四旬左右的男子,黑發黑須,面目陰鷙,時常穿一身長袍,相貌衣著與中原人相似,如果熟悉月氏的人必然認識這個家伙,就是當初叛逃月氏的南圖王畢昆。
當初被秦軍設計擊潰之后,月氏舉國投降,南圖王率領萬余部下趁著夜色突圍,然后一路往西逃竄,沿途襲擊了月氏敦煌部落搶劫了大批的人口牲畜之后投奔烏孫,結果剛剛站穩腳跟大秦接踵而至,烏孫很快被碾成了渣渣,南圖王不得不遁入大漠之中,接下來的半年,秦軍分做兩路帶領月氏烏孫的仆從軍橫掃大漠南北,西域數十國皆都臣服于大秦的鐵蹄之下,而圖南王驚恐無比,帶領一群族人在大漠之中不斷往西北逃竄,最后終于逃出了秦軍的包圍圈,然后在天山以北的荒漠邊緣找到一塊水草豐美之地停下來修生養息。
與大秦有過數次戰斗的南圖王部族見識過馬鐙馬鞍的強大,于是便開始制作馬鐙馬鞍裝備部族,憑借裝備上的優勢,南圖王在接下來的幾年之中連續擊敗附近的幾個強大的游牧部落,不光獲得了大量的人口,還得到了大量的牛羊馬匹,很快就重新崛起圖霸方圓數萬里的荒漠草場,自稱為大月氏王。
而在大月氏擴張的過程當中,除開當時跟隨他一起逃脫的休密王和一些部族之外,他還在這里遇到了另外一個大秦想要抓捕的重要人物,匈奴王子冒頓。
當初南圖王不愿意讓月氏臣服大秦,于是安排人放走了冒頓,而冒頓帶著百十個手下往西逃竄,一路東躲西藏進入西域之后,通過打劫和搶劫落單的胡商和牧民,同時不斷收攏一些逃亡西域的匈奴部族和當地的土匪流氓,幾年下來也在天山附近站穩腳跟,成為了一股不小的勢力,不過面對大秦征服西域的兩路大軍,冒頓照樣只能夾著尾巴往西北更加荒蠻的草原奔逃,然后就和南圖王匯合在一起。
在南圖王和休密王的帶領下,有了冒頓和烏孫等一些部族首領的配合下,大月氏不斷的擴張領土征服異族,如今四年過去,也終于成長成為威霸一方的巨大部族。
無論對于匈奴人來說,還是對于月氏和烏孫人來說,駿馬都是他們最喜歡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