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晃五天過去,再過一天就是上巳節。
機械廠和煉鐵廠數十位最為熟練的工匠晝夜不眠,終于將三門火炮鑄造打磨安裝完畢,按照陳旭的命令用牛車拉倒三十里之外的南山腳下一塊早已勘測好的靶場。
靶場的四周都是荒山野嶺,其中一塊平地上的荊棘野草全部清除干凈,三門大炮一字排開十丈距離,都用紅綢遮蓋的嚴嚴實實,看起來極其神秘,七八口裝訂的嚴嚴實實的木條箱擺放在大炮附近一個草棚下面,木箱上用黑色的墨跡涂刷著此面朝上小心輕放嚴謹焰火的字樣。
陳平、付安、韓信、劉邦、胡寬、張蒼、公輸勝和麻桿等報社和科學院系統的數十人全都圍在三門大炮附近指指點點的討論,一個個臉皮興奮的漲紅。
陳旭用望遠鏡看了一下正前方兩里的方向,那里有一座廢棄的宮殿,青石地基,夯土為墻,大部分已經坍塌,里面長滿了樹木和荊棘,也不知道是秦國哪朝廢棄的建筑,陳旭安排人在咸陽四周找了幾天,終于找到了這樣一個試炮的好地方,此時一些火槍隊的少年正在進行簡單的雜物清理,免得阻擋視線看不清楚炮彈的擊中點。
而在距離陳旭左前方百丈左右的地方,同樣有一群火槍隊的少年和幾個木匠正在加緊趕制一面木墻,用來代替海船的船體和甲板。
這兩樣就是今天的炮靶。
至于試炮,陳旭都懶得去做,這種前膛裝入火藥的大炮其實就是一根大鐵管,沒有絲毫的技術可言,根據實驗工廠如今的煉鐵工藝和水平是不會出任何問題的,何況鑄炮的過程中他每天都要去工廠視察,眼前這三門大炮與四年前他在東海上用來攻擊黃石公船隊的那些大炮已經不可同日而語。
這三門大炮不僅使用精鐵鑄造打磨,而且為了方便移動轉向安裝在了帶有輪子的底座之上,炮架還帶有螺旋調節桿可以升降調節炮管的仰角,因此即便是匆忙趕制出來的大炮,但基本上和圖紙設計沒有太大區別。
“報告,一號靶場處理完畢!”一個火槍隊的少年跑步來到陳旭面前立正行禮。
“稍息,吩咐一號靶四周五十丈之內不許有任何人,準備令旗和警笛,稍后聽令行事!”
“喏~”少年敬禮轉身離去。
看著如今都已經十七八歲變成了小伙子的火槍隊少年的背影,陳旭忍不住感慨,從籌建這支火槍隊開始,轉眼就已經過去五年了,而這五年之中,他們是見證火器發展最為直接的一群人,最先接觸火銃,最先開始大量的實彈訓練,最先在海船上學會炮擊,而今天,他們就是給皇帝演示火器的主力。
這些人中的一部分,很快都會被安排去籌備的海事學院和海師艦隊服役和發展,此后數年,都會慢慢成長為大秦最先進的火槍部隊的中高級將領,未來封侯拜將的機會非常大。
而由這些少年掌控大秦最先進的武器和最強大的部隊,也是將來陳旭賴以保持自己地位和穩定大秦的最堅實的后盾。
他并不介意當個權臣,因為沒有權利的丞相和咸魚沒什么區別。
而他當權臣的目的只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大秦。
而且大秦無論是朝堂還是軍隊,都需要新鮮血液,需要新的政治思想,需要新的軍事理念。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