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即便是始皇帝雄才大略動用無數的民力財力不斷的擴展整修交通,不斷努力要把華夏融為一個整體,但又不得不局限于這個時代的格局和交通工具的落后限制,車同軌的推行也無法完全解決阻礙民族融合和經濟發展的落后狀況。
而隨著陳旭改進鋼鐵冶煉,發展出靈活轉向的四輪馬車以及軸承和更加結實的鋼鐵車軸,陸路交通工具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后來又打造出帆船大大改善了水路船舶運輸,如今有了制霸大海的大型帆船,整合水路海運交通的時機已經完全成熟。
“好,好,太師這個計劃堪稱史無前例,一旦完成則我大秦東南西北甚至嶺南和諸侯之國都將大受其益……”
始皇帝撫手連連稱贊,不光聽的仔細,眼神更是不斷的在整張地圖上來回逡巡,雙眼中閃爍著極度驚喜的光芒。
陳旭這個巨大交通工程,幾乎一下將他統御華夏融合六國的期望徹底變成了現實。
這是他夢寐以求但卻從未敢去想過的計劃。
因為這個龐大的工程已經遠遠超出了他的眼光和思想格局。
這不能說始皇帝不夠雄才大略,只能說是陳旭占據了兩千多年文明傳承的記憶優勢罷了。
要想富先修路。
后世華夏快速崛起的巨大功勞就是龐大的道路基建,從普通公路到高速公路,從普通鐵路到高鐵,后世華夏擊中龐大的國力,短短三十年時間便打造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網和最長的高鐵里程,交通的便利帶來的就是經濟的飛速發展,那是一股擋都擋不住的潮流。
而有這個歷歷在目的經驗,陳旭只不過照本宣科的推行一遍罷了。
“左相,如此龐大的工程,不知耗費國駑幾何?”財政署丞戰戰兢兢的詢問。
“不錯,如此龐大的計劃,恐怕耗費的錢糧也是一個無比龐大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