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把這個隱藏在他心中七八年的疑問問出來之后,此時竟然感覺輕松了一大截,同時又滿臉期待的看著陳旭,希望陳旭能夠給他一個完美的答案。
“你身上命纏天機,有些事我不能透露,所以你問了我也不會講,而黃石公乃是世外高人,精通易理尋定之法,推算出你的身份也并不困難,天下萬事并非非黑即白,你之所為,不過是六國王孫貴族之縮影,天下同此心者多矣,因此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無論本侯告不告官,這種情形依舊不可避免,本侯所謀,乃是大秦天下之強盛,萬千百姓之富足,與你何干,當初我離開下邳之時說過一句話,不知張兄還記得否?”陳旭手里盤玩著兩顆松果淡然相問。
張良點頭,“自然記得,當初侯爺臨去之時說:天地如棋,你我皆是棋子,是是非非恩恩怨怨,皆如流水落花,是非成敗轉頭空,不廢江河萬古流,何必被往日的仇恨蒙蔽了自己的雙眼!”
“記得就好,但不知這些年過去,張兄有何感悟,可曾還有復韓之心,可否還有刺殺始皇帝之意?”陳旭再問。
張良幽然嘆息搖頭:“良早已無此心意……”
“那便是了,天下大勢若百川歸海,浩浩蕩蕩無可阻擋,華夏諸侯同根同源卻彼此爭斗,兄弟鬩墻自相殘殺,此乃華夏之殤也,始皇帝雄才大略胸懷天下,掃六國而歸一統,此乃天意,凡人豈能抗衡,齊楚燕韓趙魏諸多君王皆都不知天時,試圖螳臂當車以抗天威,自然只能土崩瓦解,而六國王孫貴族試圖復國之舉,比之六國之君王當初更加可笑可嘆,請問張兄這些年過的是否還安穩,生活是否還富足,所見所聞是否讓你有些許感慨!”
張良揪著胡須久久不曾言語。
陳旭說的每一句話對他來說都早已通透明了,這些年他待在下邳,娶妻生子結交了諸多當地名士,甚至他自己在當地也名聲鵲起得許多人的追捧。
有妻兒相伴生活平安富足,往來皆都是名士高人,飲酒高坐賞詩詞歌賦,說的是古今往來,談的是天下大事,講的是朝廷動向,觀的是人間百態。
如若說這般生活還不滿意,這般安穩還無感慨,張良絕對連自己都不相信。
“天下民眾,向往的是和平安寧和安康富足,而不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苦難日子,你等六國王孫貴族可曾關注過那些供養你們的勞苦大眾,本侯不告發你,也沒抓你去見官的原因并非本侯不能做,而是我想讓你們這些試圖復國者親眼看到勢若奔雷的天下大勢已經無可更改,即便是你當初真的刺殺始皇帝成功,六國盡皆復國,但見識了始皇帝一統華夏的功勛威儀之后,又有哪位君王愿意繼續屈居舊地當一個諸侯,何況六國王孫又有哪位擔得起皇帝之稱呼,是魏公子咎,還是韓公子成,亦或是趙公子歇,更或者是當初起兵造反的項氏,又或者是不堪欺凌的趙地李氏,還有你三代相韓的張氏……”
“六國復國,不過是一場鮮血盛宴罷了,七國再次混戰不休,民生涂炭尸骨盈野,除開你等王孫貴族依舊夜宴笙歌之外,復國對各國百姓可有絲毫好處?”
“如今之大秦國泰民安正是一片繁華盛世之態,你六國王孫貴族根基已斷,即便是你等振臂高呼,卻不知又有幾人愿意跟著你們去造反?”
“所以,本侯勸你還是回下邳繼續隱姓埋名做一個享受安寧富足之賢達,勿要再有任何復國之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