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哇,實在太壯觀了!”
“姑姑快看,她們織布的速度好快啊!”虞姬激動的壓低聲音在水輕柔耳邊說。
“是啊,原來夫君說織機一天能成一匹絲綢,我還有些不太相信,眼下看來只快不慢!”水輕柔點頭贊嘆。
“這些絲線如雪入霧,看起來蔚為壯觀,這織出來的絲綢也細密光潔,比之以前見到的絲綢要平順許多……”
進門一群女人便不約而同的捂嘴驚呼和嘰嘰喳喳觀看討論起來。
陳旭則撇下妻兒先在廠房門口的值班室查看了一下工作記錄,發現每一天都記錄的工工整整,負責記錄的是一個三十歲左右的男子,面容清瘦身穿吏服,面對陳旭的詢問也都恭恭敬敬的回答,看起來非常盡職盡責。
值班室的后墻上有一塊巨大的木板,上面寫著第五車間考勤表幾個字,下面縱橫排列整齊釘著一百根竹釘,每根竹釘上都掛著一面小木牌,木牌上寫著車間、工號、姓名等,是工廠職工的統一工牌,只要是正常上班的織娘都要把工牌掛在考勤表上,下班取走,若是沒來的則會空著,這樣就能夠一目了然的看到上班的情形,而且所有的職工進出絲綢廠都要把工牌掛在衣襟上提供門衛檢查,還可以憑借這個工牌免費乘坐工廠提供的上下班公交車。
這種管理和考勤并非絲綢廠首創,而是在實驗工廠首先執行的,然后推廣到五大學院,至于廠辦公交車的首創則是從女子學院開始,如今數年下來,整個大秦都已經開始學習和推廣。
絲綢廠因為坐落在廣陵縣城東七八里的位置,為了取水方便臨河而建,而工廠的從民間征召的織娘大多數都是十多二十歲身體健康心靈手巧的年輕女子,而這個年齡的女子如今大多數都已經嫁人為妻為母,因此大部分除開在絲綢廠上班之外還要回家相夫教子照顧家庭,絲綢廠因此也購置了二十輛馬車投入運營,除開上下班免費接送職工之外,白天還對外運營以補貼車馬人工養護費用,車資一錢,頗受當地百姓喜歡。
而絲綢廠的開辦不僅使得只有兩萬余戶的廣陵縣得到了大量的就業機會之外,還讓桑蠶養殖和繅絲產業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同時工廠巨大的消費能力也帶動了當地農民種菜種糧捕魚采藕的興盛。
方才在巡視廠區的時候陳旭已經仔細問過了,目前除開廣陵絲綢廠之外,短短幾個月時間廣陵附近的高郵、棠邑等縣已經連續出現了三家絲綢廠,包括廣陵縣在內已經出現了七八家大小規模不等的繅絲廠,這些大大小小的工廠的出現極大的帶動了當地平民生產生活的改善和發展。
高郵與廣陵近在咫尺,翻修擴建不久的濱海馳道就通過高郵,陸路交通極其便利,而廣陵又剛好靠近長江,因此水運也異常方便,在陳旭構建的坦途計劃之中,廣陵也有一個河港碼頭,上承江陵,下通海港,不過是安排在二期工程,眼下還只有一個策劃方案。
因為絲綢這種東西價值高但重量輕體積小,運送并不困難,而且大部分都是要運送去咸陽交給少府,因此民間需求并不旺盛,或者說民間需求旺盛但卻供求嚴重不足,還沒有放開到民間大量交易的時機,不過按照眼下的發展看來,最多三年,隨著絲織產業的蓬勃發展,百姓逐漸富裕,絲綢終究會作為種高端服裝產業放開管制,到那時才是桑蠶養殖和絲綢產業真正蓬勃發展的時機。
而揚州這座得益于京杭大運河發展起來的淮左名都,將提前一千多年綻放她不是江南卻勝似江南的水鄉風采。
當初春秋爭霸時期吳王夫差為北上伐齊,動用數十萬役夫和奴隸開挖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人工運河邗溝,將大江與淮水連為一體,長達三百余里用于行船運送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