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斗、佛跳墻,山雞燉蘑菇。
叫花雞、水煮魚、菌湯煲甲魚。
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山上長得地上爬的,在這個蠻荒的年代,在這個野生動物比人多的多的年代,陳旭來者不拒,這些優質的食材以后會越來越少,此時不吃注定悔終生。
因為隨著大秦一統天下,經濟騰飛糧食增產,加上朝廷對于人口的需求大力鼓勵生育,人口必然會迎來幾十年的爆發增長,眼下大秦人口已經突破三千萬,等到六國統一之后出生的大量孩童達到婚育年齡,最多十年之內大秦會迎來一次人口的爆發式增長,在科學院的測算下,十年之后大秦總人口會突破五千萬,二十年后不出意外會破億。
大秦如今的版圖已經足夠大,占據的土地足夠多,雖然農業還沒擺脫低級的耕種模式,但養活幾千萬人口還是綽綽有余。
但隨著人口的增多和繁衍生息的范圍逐漸擴大,人與野生動物也會開始進入一個此進彼退的境地,人類的活動的加劇會極大的壓縮野生動物棲息生活的空間,大量的動物會被獵殺驅趕至深山荒野之中。
為了保護動植物,陳旭決定再過幾年推出野生動植物和自然環境保護的法令,禁止民間獵殺大熊貓、野牛、大象、犀牛等大型野生動物,禁止在河流源頭和黃土高原上大量砍伐樹木和過度墾荒等等。
愛護環境保護自然,讓人類與自然和諧相處,不能因為人口的過度增長和索取造成大量的動植物滅絕和水土流失,而且再過幾年,陳旭會提請廢除鼓勵生育的法令,讓人口按照自然規律生育繁衍,免得復蹈后世中國的覆轍。
人口多固然會為國家帶來巨大的人口紅利效應,干什么都快,畢竟人多力量大的理論并不錯,但人和機器不同,生下來就得吃喝拉撒,也必然會消耗更多的自然資源,除開會大量破壞自然環境之外,人口增多首當其沖的就是糧食壓力,豐產年月還好,一旦遇到大的災荒,如若糧食賑濟不上,瞬息之間就可能釀成巨大的民變。
歷史上,許多起義其實都是在朝廷混亂的災荒年月出現的,百姓不知所以猶能忍饑挨餓,但如若有人暗中蠱惑一番,必然就釀成大亂。
黃巾軍如此,李自成如此,太平天國亦如此。
陳旭作為統治階級和既得利益者,需要的是維護整個大秦的平穩,這不是自私自利,而是天公道義,人類有人類的發展規律,一切破壞規律和自然平衡的舉動,最終都會被反噬。
大秦眼下的農業和工業水平還無法承受人口不加約束的盲目增長,鼓勵生育這種事要有節制,因為根據后世科學的推測和演算,中國最合適的人口應該不能超過三億,這樣人均資源占比能夠保證所有人都能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家家戶戶住寬敞的別墅小洋樓不是夢想,而且也還能最大限度的保護河流湖泊森林草場和野生動植物,保證人類擁有更多的生態屏障和自然空間。
因此控制人口和保護生態這種事要早做打算。
若是在三十年之內大秦的人口能夠增長到三億的話,那么提前二十年就必須遏制住人口增長的勢頭,將人口的頂峰盡量延緩,眼下大秦的狀態,承擔一億人差不多就是極限了。
這就是這一路前來陳旭根據路上所見不斷思考的一個新問題。
小孩兒太多了,無論鄉村城鎮,到處都能看到成群結隊的孩童,這些孩童全部都沒入籍,而十年之內,這些孩童就會成為建設大秦的主力軍,而等到這批人結婚生子,人口將會呈現指數式增長。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國無規劃必生混亂。
五年計劃十年計劃,不斷依靠后世積淀的經驗修正大秦的發展方向,只要保證馬車不偏離正確的方向,將來華夏的前途必然一片輝煌和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