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爺,非是下官不幫忙,而是沒人愿意送貨過來,眼下坦途工程開工,光是丹陽至吳中這段江面就有大大小小六座港口,加上海邊還有一座巨大的海港,這些工程都需要大量的水泥鋼鐵,這些工程承包商為了加快速度完工趕上二期工程的投標,大把花錢購買各種建材,除開鋼鐵水泥之外,就連砂石竹木都來者不拒,我曾經讓人帶信去過丹陽,丹陽縣令都無法幫忙……”江珩苦笑著把這件事解釋了一遍。
聽著江珩的苦笑解釋,看著張洵一臉期望的表情,陳旭感覺此事有些難辦。
他想要解決此事很簡單,一份手令送去丹陽鋼鐵廠和附近的水泥廠,這兩種緊缺的建材馬上就會有人馬不停蹄的送來。
但即便是這樣又如何,盤活了這個商廈也無濟于事,未來十年時間,只要坦途計劃不完工,在大秦如此低下的工業生產能力和規模之下,水泥鋼鐵依舊是工程建筑行業的瓶頸,會極大的拖累各種工程和民間建筑產業的發展。
弄活一個工程并沒有絲毫的意義。
但眼下既然有人提出了這個迫在眉睫的問題,幾家人傾家蕩產的投資眼看血本無歸,商人把所有希望幾乎都放在陳旭身上的時候,他肯定沒辦法拒絕。
這個時候,才是真正展現他為國為民情懷的時候。
這件事若是陳旭無法及時解決,在民間的聲望和口碑就會立刻打折,在所有方才還在熱烈討論各種改革發展的與會者心中,也都會蒙上一層陰影。
“侯爺,我等也知道此事難辦,但若是讓侯爺為難,就當……就當草民沒……沒說過……”張洵看著半天沒有開口的陳旭,無比緊張的拱手說。
“此事并非難辦,本侯一封書信去鋼鐵廠水泥廠就能解決……”陳旭抬頭看著張洵,然后又轉頭看看許多臉有期盼之色的與會者,用手指輕輕叩擊著桌面沉吟許久之后說,“但這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如今各地都在快速發展,對水泥鋼鐵等需求盛大,加上坦途計劃的消耗,鋼鐵水泥供需不足乃是正常現象,加上運送路途遙遠代價較高,各地商人不愿意跑來吳中也在情理之中,只要這種供需局面不改變,你們面臨的這種情形就會一直存在,本侯可以推測,除開你們以外,吳中甚至附近郡縣其他一些工程是否也已經開始停工?”
“侯爺說的不錯,這并非姑蘇商廈一家如此,許多工程目前都因為水泥鋼鐵建材不足面臨停工……”
坐在陳旭旁邊的幾個商界代表都點頭。
“其實南方和中原不一樣,這里潮濕炎熱草木繁盛,溪流湖泊星羅交織,本侯認為此地的建筑應該有江南水鄉的特色才好,并非一定要模仿西北修建高樓大廈……”陳旭思索著開口。
“不修高樓?”左右兩邊的的人皆都驚訝的看著陳旭。
“不錯,高樓雖然氣派寬敞,但實際上對地面的壓力非常大,建高樓必然要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江南雨水豐富,挖掘基坑很容易變成一大坑水,給施工帶來極大的難度,不知本侯是否說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