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旭撇嘴,負手臨風觀望整個西湖風貌,數里開外的杭州城雖然看起來有小又破,但卻車來車往人聲鼎沸,熱鬧喧嘩中已然有了幾分唐宋的繁華征兆。
“嘿嘿,恩公的太乙神廟如今香火的確鼎盛,那些太乙教徒也很虔誠,唯獨把我的雕像弄得太丑了些,何況恩公就在眼前,無涯又何必舍近求遠去拜一尊雕像,直接拜您豈不是更好!”
虞無涯干笑著打開掛在腰間的一個竹筒,從里面掏出一把五香銀魚干津津有味的吃起來。
游罷西湖,歇息一天剛好就是中秋節,陳旭帶著所有人去觀看錢塘江大潮。
這次來的時機剛好,正是陰歷八月十五,也剛好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時節。
錢塘觀潮的歷史由來已久,雖然春秋戰國時期戰亂不斷,但大潮仍舊為東南民眾津津樂道,那是吳越盛景,因此每到仲秋八月之際,就會有無數當地民眾,士族官紳,百家門徒前來游覽觀望這天地難得一見的江潮,體驗那浩浩蕩蕩江水倒灌入錢塘湖的壯闊景象。
在后世,錢塘江大潮雖然名聲響徹海內外,但陳旭卻從未見過,這次身臨其境,自然要好好的欣賞一番,因此親自騎馬和虞無涯二人迎著浪潮追逐,一直從杭州追尋到出海口,真真切切體驗了一次錢塘江大潮的壯觀景象。
看完錢塘江大潮,陳旭又花了一天時間視察了杭州附近的錢塘江河港碼頭,與主持建造工程的科學院和工部官員以及承建商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討論,對一些地方做了進一步的指導和叮囑,共計在杭州停留三天之后帶領家眷渡浙江往南去游覽會稽山拜禹帝廟,游覽完畢之后便直接往東南海邊而去,抵達此次陸地上巡視游覽的最后一站句章縣。
句章,就是后世的寧波,但此時還不叫寧波,早已是吳越故國的繁華之地,大秦一統華夏之后在此處置有鄞、鄮、句章三縣。
后世的寧波,是世界第三大港口城市,西臨長江三角洲、東有舟山群島、北瀕杭州灣,南接紹興,無論河運海運地理位置都非常優越,因此寧波是坦途計劃東南沿海最重要一座海港節點,富有承接嶺南四郡和中原繁華之地來往的樞紐地位。
寧波繼續往南就進入了閩中郡,而閩中郡交通難行,而且這里種族雜居,除開越族之外,還有大量當初越國的貴族逃難至閩越,帶來成熟的農業和中原文化,由此開啟了最早的衣冠南渡歷史,使得閩越對于中原諸國的認知度和認同度都比較高,如今閩越平定之后,郡治設在冶縣,其實就是后世的福州,而福州也是坦途計劃第一期工程的重要節點,負責連接寧波港和珠江流域的番禺港,而番禺港就是陳旭首期工程南方最大的一座海港,將成為大航海開啟之后大秦最南端商船云集之地。
以大航海作為契機,將嶺南四郡盡快融入華夏版圖是陳旭的打算,但這個過程或許需要很久,畢竟航海來往雖然方便,但嶺南的百越種姓復雜地形復雜,交通不便帶來的文化交流也非常麻煩,真正要將嶺南諸地和中原徹底融合在一起,怕是沒有數十上百年不太容易,這個地方的人太野蠻了,完全還沒開化不容易統治。
句章縣,就是眼前新開發的海港所在地,西北正對杭州灣,東南瞭望可以看到遼闊大海中一座座郁郁蔥蔥的連綿群島,正是舟山群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