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是不是好兵只能在戰場上才能見分曉,但切記,軍人的使命是保家衛國,而服從命令就是軍人的第一要素,不遵軍紀軍令者一定要清除隊伍,個人武功再強,在嚴整的大軍面前都是渣,以后海事學院的學員皆都要同樣訓練!”
“侯爺說的是,我大秦就是依靠嚴苛的軍令軍紀才凝聚強大的戰斗力,一舉蕩平六國統一華夏,以后屬下一定會按照侯爺的方法去做!”曹參趕緊點頭。
“此處事務基本上安排完畢,我后天一早啟程,去指揮室歇息商量一下吧!”
說是指揮室,不過是一個竹木搭建的涼棚,這也符合臺灣島眼下的氣候特征。
如今的大秦和兩千年之后的環境差別非常大,整個中國幾乎到處都是郁郁蔥蔥的原始森林,整體氣候也比較溫暖潮濕,南方從未下過雪,甚至陳旭在長沙還看到了野生的大象和犀牛,眼下雖然已經八月底,咸陽已經是秋糧收割的時節,但這臺灣島上依舊林木蔥蘢花草繁盛,氣候溫暖潮濕,而且這幾天通過抓捕的匪徒和當地土著了解到,臺灣這個地方根本就沒有所謂的冬天,一直到十一月十二月依舊非常溫暖,當地人完全就不需要所謂的冬衣和衾被,因此這些營地的房子都搭建的比較通透。
指揮室墻壁上掛著一幅大秦地圖,中間擺放著一張粗糙的木桌,這是準備用來制作訓練沙盤用的,不過眼下四周情形還未完全打探清楚,需要慢慢完成。
看見陳旭等人進來,有負責的船員用竹杯給每個人倒了一杯溫水,一群人也沒多講究,亂七八糟的坐在地上喝水歇息片刻之后陳旭說:“這里一切就拜托虞大哥負責了,商騏負責運送給養,島上缺什么就置辦什么,不可拖延遲緩,這次隨同而來的大船我留下兩艘在島上備用,三艘由商騏帶回吳中,兩艘隨我去南方巡視,三艘由曹院長先行回瑯琊籌備人手物資和武器,準備征討朝鮮三韓部落……”
陳旭三言兩語就把事情分派清楚,然后看著一圈人說:“時間緊迫,還有何疑問現在盡快提出來!”
“恩公,這臺灣島貌似不算小,繼續往南又是何地?是不是就是恩公以前說的海南島?”虞無涯看著墻上的地圖疑惑的問。
“臺灣地處的位置非常特殊,往北是瀛洲諸島,往南是南洋諸島,按照上古傳說和山海經這些異書的推測,上古時期其實瀛洲朝鮮臺灣南洋諸島都和中原大陸是連在一起的,后來遭遇史無前例的大洪水才被淹沒沖散成為眼下的模樣……”
陳旭站起來走到地圖前面,用一根竹棍順著臺灣一直往南數百里開外停下,“這里應該有一片與瀛洲大小相仿的海島,本侯稱之為南洋群島,但因為一年四季潮濕炎熱,因此環境更加復雜,穿過這片島嶼繼續往南就是赤道……”
“恩公等等!”虞無涯一咕嚕從地上爬起來滿臉疑惑的說:“顓頊推星象而授時歷,凡精通星象者皆知天有黃道地有赤道,以此分辨方向和時間,但黃道赤道乃是星宿和地理之分野,只是觀星之術語,難道大地之上真有赤道存在?”
“沒有,我說的赤道雖然和星象家說的可能不太一樣,但依舊還是一個地理分野的術語,大地以赤道為界,分為南北兩半,我們大秦眼下就在大地之北,實際上大地之上的陸地大部分都在北方,而整個大地之上,大海占據了七成地界,陸地只占據了三成……”
陳旭用竹棍在差不多后世印尼的位置橫著劃過地圖,輕輕的敲了一下說:“諸位看見了,方才我劃的地方大致就是地之赤道所在位置,雖然肉眼不可分辨,但通過太陽的位置可以辨別,赤道位置太陽東升西落是從正中頭頂上掠過,而不是像我們眼下觀察的有傾斜角度,這個等你們日后繼續往南航行就越有體會,而一旦越過赤道之后,南北氣候就是相反的,比如大秦眼下是秋季,那么赤道以南就是春季,如果大秦是夏季,那么赤道以南就是冬季,這個現象越遠離赤道就呈現的越發明顯,實際上現在大家也應該有所發現,眼下的咸陽已經仲秋時節,但這夷洲仍舊如同盛夏,如若繼續往南到達南洋諸島,基本上一年四季都是夏天……”
“恩公說的倒是有幾分道理,的確越往南方氣溫越高,早知閩南四季炎熱多雨,南洋想來更熱,但以赤道分界,大地兩端截然相反的四季聽起來也太過匪夷所思……”虞無涯嘀咕著坐下來。
“如若諸位對我說的有疑問,將來有機會航行去了赤道之南就能通過日歷觀察到我沒說錯,好了,今天不是討論這個問題的時候,我接著往下說,如若越過這片赤道海域的群島繼續往南,就能到達一片巨大的島嶼,我將其稱之為澳洲,上面有許多奇怪的動物,特別是一種叫袋鼠的野獸,胸口掛著一個育兒袋,依靠后腿和粗壯的尾巴彈跳行走,輕輕一下就能跳出三丈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