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擂鼓,鳴號,祭旗~”
看著陳旭所在的艦船上傳來的鼓號聲和冉冉升起的紅色令旗,兩艘旗艦上的曹參與韓信同時激動的發出號令,伴隨著兩艘船上的鼓號聲應和而起,二十艘戰艦之上頓時鼓號齊鳴,每艘戰艦之上都有兩個身穿皮甲的海軍學員將一只羊拖到戰旗前方,一個赤膊戰士大吼之中一刀將羊頭剁下,一腔鮮血撲濺在黑色的戰旗之上,很快這面還在滴血的戰旗便在獵獵海風之中順著桅桿升起,海風之中,一股淡淡的血腥味道四面八方的飄散開來,而這血色也刺激了所有戰艦上的船員和學員,此起彼伏的歡呼吼叫之聲喧囂而起。
“鳴炮,出~”
站在旗艦甲板上的曹參再次發出命令,很快早已裝填好的八門火炮被推出舷窗,黑洞洞的冰寒炮口之中一股股濃煙火光噴出,震耳欲聾的炮身中,巨大的旗艦船帆開始轉向東北,韓信所在的旗艦也幾乎同時動作,兩艘旗艦身后的艦船也一艘接一艘的開始正帆,排列成兩行從陳旭所在的檢閱艦兩邊呼嘯而過。
所有戰艦的甲板上,數百扛著火槍或者弓弩鋼刀的學員全都肅穆而立,臉色激動右手捶胸敬禮。
“諸位保重~”
“侯爺保重~”
在此起彼伏的吼聲之中,兩隊艦船犁開蔚藍的波浪直奔朝鮮半島而去,很快在碧海藍天之下只能看到一串雪白的船帆和隱隱可聞的號角聲。
而此時海面上,還有七八艘龐大的商船和上千艘大大小小的漁船,也在欣賞完這場盛大的海師艦隊的閱兵之后歡聲雷動,搖櫓劃槳或者調整船帆,跟在陳旭的大船后面返回瑯琊海岸。
這一場從未有過的盛大閱兵式,很快便會在瑯琊傳開,而跟隨陳旭而來的大秦都市報主編計通會親自執筆寫下新聞稿,然后四百里加急送往京師咸陽,最多十天,這一場宣揚大秦海師首戰閱兵的盛況將會見諸報端而很快通傳天下。
二十艘裝備火器的巨艦,五千余進行過嚴格軍事訓練的戰士,再加上一千余指揮系學員,這場根本就不在一個武力層面的戰爭,陳旭絲毫就不擔心勝負,而經受這場實戰的洗禮之后,大秦海師將正式露出他猙獰霸氣的面目開始面對整個世界。
至于死傷問題,陳旭從未想過,就連曹參等所有參加這次軍事行動的人都未去想過,在這個軍功至上的年代,所有人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殺敵博取軍功封爵,至于生死,那就只能聽天由命了,只要活著回來,必然會掙得幾分軍功,糧田房屋金錢官爵都指日可待。
而隨著艦隊的離去,整個瑯琊也瞬間變得更加熱鬧起來,所有人都開始期待這支威武雄壯的海師艦隊大勝歸來,這個消息傳出去之后,附近郡縣的名士豪紳商賈盡皆奔瑯琊而來,想早日一睹大秦海師帶回來大量俘虜和繳獲的財貨,順便從中撈一些好處。
海師艦隊雖然離去,但陳旭仍舊沒辦法歇下來,眼下已經十月,他還有東北諸郡未曾巡查,當初他離開咸陽之時答應始皇帝最多六個月便返回京師,眼下不知道還來不來得及。
瑯琊的事情比較多比較復雜,但因為有胡寬和大量朝廷官員坐鎮,陳旭還算比較放心,連續兩日召集海港建設部門、海關財政警署等衙門以及報社記者還有瑯琊當地官員等召開統籌會議,針對當前海港和各部門遇到的困難進行統一的安排。
作為大秦左相,作為替始皇帝審閱奏書的至高權臣,陳旭直接就在還未徹底完工的海關署衙會議室進行現場辦公,針對許多急需解決的直接現場批復執行,然后留下奏書帶回咸陽交給始皇帝過目,這種事雖然有些微的越權,但陳旭不會太在乎,而始皇帝在不在乎陳旭也懶得去想,主要在這個時代通訊實在太過落后了,隨便一件事要通報到咸陽等三省六部批復下來,至少也在一個月之后了,許多事等到拿到奏書,估計黃花菜都涼了。
連續兩天忙碌之后,瑯琊的事安排的差不多了,陳旭準備休息一晚之后啟程離開瑯琊,乘船繼續往東北巡查。
“侯爺,海關署檢令魯興前來拜訪!”
吃過晚飯,陳旭洗漱完畢躺在榻上看最新一期送來的報紙,水輕柔坐在旁邊幫他捶腿,突然有侍衛前來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