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陳旭已經早已提前和皇帝完成了討論,只不過這個消息還未傳出罷了。
陳旭在朝堂提交的二十多本奏書被始皇帝帶回皇宮仔細,其中大部分實際上算不上改革,最多算是繼續推進的深化改革細則,把以前許多很粗的改革方案更加細化,這也符合改革逐步深入的步驟。
而這些改革方案的流出也開始在民間變成了各種熱烈討論的話題,曲園雜舍和樓堂館所甚至大路邊田埂上,到處都能看到人們聚在一起議論,無論懂不懂政治,也不管自己的身份到底和朝堂隔多遠,就和后世京師的老百姓喜歡討論政治話題一樣,每天不說上幾句國家大事便感覺渾身不自在。
接下來的時間陳旭開始慢慢恢復了往常的狀態,生活也開始變的有規律起來,每天上朝下朝,審核完重要奏書之后就騎馬坐車巡視五大學院和實驗工廠,最喜歡去的就是已經開業的清河醫院和即將完工的京師大學與圖書館。
兩年前的仲秋,一場大火在城南燒出來六七百畝的空地,讓陳旭有了一個嶄新的主意,經過兩年時間的修建,京師大學和圖書館大禮堂都接連封頂竣工,當初這一片火燒過的殘垣瓦礫眼下已經徹底脫胎換骨再也看不出往日半分痕跡。
所有的建筑構成一個八卦和太極的圖案。
京師大學以太極為中心分為南北兩個校區,教室、校舍、食堂、寢室、體育館、娛樂室、池塘、溪流、小橋、山坡,被按照八卦方位和劃分的清晰有序,而在太極的兩個陣眼之中,分別坐落著圖書館和大禮堂。
一條長達兩百丈的圣賢大道從京師大學南門往北直通圖書館的大門,而且隨著地勢逐漸抬升,構成一共十層百級的臺階。
所有的主體建筑幾乎都已經完成,小溪池塘都已經引入水流,各種綠化樹木都已經栽種完畢,最后正在進行的是樓堂館舍的內部裝修。
而最令人期待的諸子雕像和帝王群雕像還都空缺,眼下正在修建的是混凝土底座和十塊巨大的功德碑。
在一群科學院和工部官員的陪同下,陳旭順著圣賢大道一路走到圖書館門口,站在高出地面十丈的位置俯瞰整個區域,一個巨大的八卦太極圖案清晰的呈現在眼前。
這是一個與整個咸陽城迥異的建筑群,風格獨特獨具匠心,每一樣建筑都規劃布置的恰到好處,陰陽和諧構成一個巨大的陣勢,既有新式高層建筑的風格,又和傳統建筑渾然協調,經過裝修之后,完全看不出來里面鋼鐵水泥的骨架。
整個工地還有數千民夫刑徒奴隸正在忙碌,運送木石建材,大量的工匠和學徒監吏官員各司其職,有條不紊的按照圖紙進行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