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大宛的公子修帶來了大量客卿和各種人才,很快便占據大宛王宮開朝建衙,根本就不給大宛人任何反抗和反駁的機會,按照大秦皇帝的諭令分置郡縣委任官員,同時接管大宛軍隊推行新的軍隊制度。
而不再需要操心治理大宛民政的江琥也終于是輕松了一大截,除開派兵配合寧王的各項朝廷任務之外,便是按照朝廷諭令進行軍隊的軍制改革。
首先是對達到退役條件的將士進行妥善安排,愿意回大秦的便返回疏勒軍營接受朝廷官員的統一安排,按照軍功大小該回去種田的種田,該當官的當官,該封賞的封賞,一些已經在大宛娶妻甚至生子不想回去的將士就近安置,按照諭令上最優厚的條件分派房產田產,立下大功的由寧王負責分配官職,三省六部和郡縣警尉很快也多了一大批熟悉大宛的武將和官員,這批人的加入對于寧王朝廷穩定大宛增加了極大的助力。
總之,這一批從當初新式馬卒籌備開始到現在已經八年多的大秦精銳,先后參加過征討匈奴、月氏和西域諸國的將士,到如今終于都有了妥善的安排,基本上都能夠得到一個非常滿意的安置結果。
而鎮守大宛的這五千將士,也是新軍制改革后幾乎是主力部隊中最后改制的一批。
舊的去,新的來。
三月底,已經升任上校的英布帶領五千新兵到達大宛,接替退役的將士鎮守大宛,而江琥此時的身份已經是征討西方大軍的最高統帥,軍職雖然依舊還是中將,但地位已經不可同日而語,以后所有朝廷派遣而來的秦軍和征召的仆從軍,都將接受江琥的節制,真正成為了一方統帥。
前后兩個月下來,就在大宛軍政兩方的改革都差不多捋順之后。
四月初,有信使從咸陽日夜兼程而來,通知他們將會有一支征討安息的大軍將很快到達寧國,吩咐寧王加緊籌備糧草和籌建馬車、兵器、馬卒裝備等的修理制造廠。
于是整個大宛瞬間再次動員,大量糧食牲畜被征繳,大量工匠被征召,按照大秦朝廷計劃開始快速籌備糧草和物資,而江琥也開始整頓兵馬,只等這支朝廷大軍已到,就可以開始將大宛四周的不安定因素進行清理。
征討康居,就是他設想的第一步。
從去年五月接管大宛以來,這一天他等了快一年了。
而從當初陳旭忽悠他和蔣步了解西域和西方開始,這個時間更是足足過去了八年。
雖然這八年時間他的身份也從當時一個武爵十四級的右更校尉爬升到如今的武侯中將,但這些年在西域吃沙子的經歷卻讓他郁悶的恨不得把蔥嶺挖個窟窿透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