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蕭何適合呆在朝堂主持大局,而不是屈居一個小小的荒蠻之地的瀛洲總督,這可是大漢的開國丞相,位列重卿之首,并且被譽為開國第一侯,漢初三杰排名比張良還高,可見能力強大。
如今蕭何已是秦臣,又已經擔任瀛洲總督五年時間,聽聞對于朝鮮和瀛洲的掌控治理的都不錯,如今已經將朝鮮總督駐地修建成為了一座縣城,規模達到三千余戶,這份功勞已經足夠他升職了。
因此陳旭提前簽發命令讓其回瑯琊親自向始皇帝述職,準備將其調回咸陽在三省六部的府衙混幾年,等到馮去疾掛了之后讓其頂替擔任大秦右相。
為大秦續命雖然是當務之急,但要想大秦挺過這一劫之后能夠長治久安,陳旭需要做更多長遠的規劃。
當初剛穿越過來時候,三妻四妾車馬奴仆的理想和規劃如今早已實現多年,為大秦續命的計劃也進行的還算順利,各種改革也基本到位,接下來就是準備改朝換代了。
馮去疾和蒙毅這些重臣是一個德行。
治國可以,勤懇敬業任勞任怨,對待始皇帝也是忠心耿耿,但唯獨腦袋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在這個知識爆炸、文化繁榮、地球文明大融合時代到來之際,古老傳統的君臣關系已經無法滿足時代的要求,需要大量更加包容,更加有創新能力,更加有想法,更加能接受新文化理念的官員來執掌大秦中樞,讓朝廷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
蕭何雖然沒有陳平思想新潮,但卻更加穩重,而且對待民生非常寬容,極其適合擔任大秦帝國的總理。
最主要的是蕭何和陳平曹參一樣,是陳旭一手提拔起來的,將來在執政的方向上,更加能夠附和陳旭的理念,而不像馮去疾這種老橛子,你不說他不做,你說了他也不做,非得拿出充足的理由甚至是搬出始皇帝來壓他才行,而每天事情那么多,工作那么忙,誰特么有那么多空閑和你擺事實講道理。
更何況如果始皇帝真的掛了,換一個人當皇帝,能不能還這樣給予他堅強的支持都不一定。
要知道眼下陳旭的每一項改革每一項計劃,始皇帝幾乎都是毫無保留的支持,才使得這些年陳旭的各種改革能夠順利推行,也才讓大秦有了如此蒸蒸日上的國勢。
一旦皇帝的支持開始減弱,更多的人便會跳出來爭權奪利,壓不住朝堂之上的群臣,許多改革便會無疾而終。
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始皇帝多活個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這樣他就有充足的時間來布局整個大秦的政治架構和統治全球的計劃。
雖然這個希望很渺茫,但陳旭還是希望老天能夠開眼,讓秦大大能夠撐過這一關。
陳旭摸了摸一直從未離身的裝有五毒舒魂水和注射器的盒子,輕輕嘆了一口氣大步跟上始皇帝的步伐,在前行的過程,他眼神已經瞥見歡呼的人群之中,有一男一女頭戴斗笠身背寶劍的熟悉身影,正在向他揮手致意。
此去福禍難料,始皇帝生死難卜。
但已經走到這里,便只能奮勇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