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瞇著眼,掃一眼綠皮罐,輕笑道:“子玉瓜皮綠,看包漿算是件玩意,十幾萬,湊合玩吧。”
隨后接過罐子,湊近鼻頭,聞聞道:“罐子倒是養的不錯,蟲茶,餌茶,石榴皮,蠶沙。煮罐后三種好找,蟲茶很難弄,老玩家都搶這東西,供不應求,用它處理罐子是首選。”
余謙趕緊坐下,討好道:“您老給說道說道?”
“嗯,看你小子誠心,閑著沒事聊聊。”六爺慢慢挺起身,用手把玩著綠皮罐道:“原料用大鍋煮出來,然后用紗布過濾,濾出的純湯放鍋里對上適量的水煮開,這時候放晾干透的罐子,煮兩個小時后把鍋端下來,悶上一天,取出罐子,晾干,要求黑里發亮。”
“一遍不行再重復一遍,最后出來的東西絕對棒。古法處理過的罐子養蟲,不光好看,還特別服盆,功夫到家了蟲到老死都看著很嫩,絕沒有一點油氣。”
說完站起身,從院子角落拿起幾個罐子,放在眾人面前,展示道:“子玉罐我手里有七八個,算不上極品,要說還是明人講究,特別是宣德蟋蟀罐,那才是稀世之寶!”
莊臣看過報道,歷朝蟋蟀罐中,以明宣德時期景德鎮御窯廠燒造的青花蟋蟀罐最負盛名。宣德皇帝癡迷斗蟋蟀,上有好者,下必甚焉,故朝野之間玩蟲之風日盛。
為滿足宮廷養斗蟋蟀的需要,皇帝下命御窯廠燒造大量蟋蟀罐。宣德時期景德鎮制瓷業空前發展,加之御窯廠燒造的蟋蟀罐工藝精良,紋飾新穎多樣,遂成為一代名品。
全世界舊藏宣德官窯瓷器1174件中,卻罕見蟋蟀罐。寶島故宮博物院,竟然一件也沒有。京城故宮也僅有一件大明宣德年制款仿汝釉蟋蟀罐,可謂稀世之寶。
據學者研究,現在傳世真品宣德蟋蟀罐只有三個,1989年蘇福比拍賣的坐蓋式黃地青花瓜葉紋蟋蟀罐;江南博物院的平蓋式纏枝牡丹紋蟋蟀罐,還缺蓋;島國戶栗美術館藏的平蓋式天馬紋蟋蟀罐,蓋也是后配。
余謙見六爺心情不錯,故意拍馬屁道:“六爺絕對霸氣,當年為拍蘇福比的宣德罐,直接賣了一座四合院!”
莊臣一挑大拇指,牛逼!
六爺哈哈大笑,得意道:“別的不敢說,玩蟲我稱第二,京城沒人敢說第一!”
“斗蟲始于天寶年間,直到民國都很盛行。按古代用顏色分五大類:青、黃、紫、紅、黑,但主要是青、黃、紫三大類。”
用手指著一只體型巨大的黑蟋蟀道:“蟲王級的顏色主要是:真青.真黃.真紫.真紅.真白.真黑,分別代表各色中顏色最純正的顏色。”
“將蟲的顏色就開始有點雜色,如重青.黑黃.草紫黃.黑青.青麻頭.紅麻頭.紅砂紫等,一般來說顏色越純正,蟋蟀越健康,戰斗力越強。”
莊臣暗自感嘆,隔行如隔山,只聽過狗要看血統是否純正,沒想到蟋蟀也是?
六爺拿起另一個罐子,里面放著一只體型不是太大的蟲,蟋蟀是晝伏夜出,到夜里很精神,一見有人,蟲開始抬起須子,一對大牙示威的咬著,翅膀也吱吱吱摩擦著,宣誓著此地的主權。
“從寧城來的,魯北自古出好蟲。水土肥,蟲子也威猛,別看這蟲個頭不大,但靈活善斗,用行話說就是靈。”
“看頭型,按照蟋蟀譜來說就是大高圓、再結綻、雄健兇、天地長。難得的斗性,要是調教好,有成為蟲將的潛質!”
莊臣忍不住好奇問道:“六爺,你們玩家之間都認這個?”
老爺子一翻白眼,冷哼道:“雖然我們沒有官方組織,但斗蟲圈子很固定,誰有了好蟲,斗贏了誰,幾天就能全城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