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子青不是說自己不是天生神識強大之人,也修煉不出神識來嗎?
其實那天姜浩魂魄離體當然不是神識離體,而是某種意義上的元神出竅,道家修煉是以靈氣為煤,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化虛。
化虛便是化神以上的需要修煉的一個大境界,到了煉虛境才能真正凝煉出元神。
元神出竅便可不懼世上罡風,修煉到最后甚至可以神游太虛,也可一日之內游遍三山五岳。
當然,姜浩的元神不是真正凝煉出來的,只不過是個初始狀態,最多只能離開身體三尺左右。
神識其實就是元神的雛形,因此神識和元神差別很大,其中最大的區別在于:一是神識雖然看似虛無,實則是有形有質之物,可以被法器或是法陣束縛,甚至是禁錮。
而且神識是能被其他更強的神識感應到,而元神不一樣,再強大的神識也無法感應到元神的存在,因此以葉子青的修為,如果姜浩當時是神識離體,那么他一定能感應的到。
元神是真正意義上的虛無,不受任何有形有質的束縛,當然元神之間是可以互相影響的。
二是,神識只能模糊感應到物體的大概模樣和輪廓,而不像元神觸摸到物品可以像皮膚一樣感應到物品的冷熱、軟硬是粗糙還是光滑,神識是做不到的。
姜浩自然不知道這些,想了半天也沒搞明白自己的魂怎么就飄了出來,既然搞不清楚,那只好暫且擱在一邊,等有空將魂弄出體外后再研究了。
雖然這個仙人讓自己給錯過了,但是自己既然知道了修仙者的存在,那不管自己的資質有多差,肯定是要去試一試的。
不過葉子青說過這里靈氣稀少,而且也沒有大的書院,根本無法修儒。
因此,這樣一來,以后不管修道還是修儒,總是要離開這個家的。
聽著外面早起父親打鐵的聲音,又有些于心不忍,他們原來的兒子已經不在了,自己剛來就要離開。
不管怎么樣,離開這個家前,先把爹娘安頓好,最少讓他們一輩子都不會為衣食擔憂才行。
可是自己才十一歲,要怎么樣才能掙到錢讓父母豐衣足食呢?
這個村里的人絕大多數都是靠種地為生,起早貪黑的都不富裕,自己的那套營銷理念在這里根本就行不通。
等一會起來就去到處轉轉,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商機。
不過,在此之前還是先來研究一下從葉子青那里得到的寶貝再說,伸手從懷里取出書冊、獸皮和傳承金璇。
書冊上的字,彎彎曲曲的自己一個字都不認識,先不用管了,收了回去。
獸皮非常薄,薄的跟張紙一樣,一面是青黑色,像是魚皮,摸上去有細密的鱗片,還有些溫熱的感覺,另一面是白色的,上面畫了很多的小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