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引道人站在佛國之上,望著下方多寶道人帶領弟子在各國傳道,忍不住大笑道,眼中閃爍著與其身份有些不符的野心。
“佛門創立,再進行東傳,讓中土人人信仰我之佛門!到那時,佛門便成為洪荒第一大教。大商始教,豈能相抗!通天截教,不值一提!”
“帝辛啊帝辛,你終究還是棋差一招啊!”
“既便你策反了藥師,策反了地藏,策反了彌勒,然而我有一徒如來,西方便得大興!而如來,是你永遠也策不反的存在!”
接引道人很放心,因為他在多寶人生最迷茫的時候出現,成為了多寶的老師,指引他走向正確的道路。
他接引,就是多寶道人黑夜里的一盞指路明燈。
以多寶道人的心性,是斷不會背叛自己的。
……
多寶道人的確不可能被策反,因為他立教之意太堅定了,勢要讓眾生解除痛苦。
子受出面嘗試了幾次,始終無果。
這個人已經一心一意要弘揚佛法,要證道解除世間痛苦,普通的話語根本打不動他!
哪怕是承諾讓他到東方當始教的老大,他也會一笑置之。
此時此刻,子受隱藏在空中,摸著下巴思索了起來,看起來自己還是小看了多寶道人的洗腦啊,這樣下去,多寶道人始終還是會創建佛教的。
而且隨著佛教弟子越來越多,最后也會傳到東方去。
作為前世三大主教之一,佛教能夠興盛并非沒有原因的。
“等等……有了!”
“既然你想讓眾生解脫,那就……”
子受眼前一亮,他已經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多寶為什么要創教,讓眾生解脫苦惱。不僅是因為畏懼生老病死,還是因為多寶道人年幼時受傳統的婆羅門教育,而多寶卻對當時的婆羅門教不滿,才會想要去走一條解脫之路。
婆羅門也是西方的教派,等級森嚴,把人分為4種姓氏: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婆羅門是原人的嘴、剎帝利是原人的雙臂、吠舍是原人的大腿、首陀羅是原人的腳。至于賤民,則被排除在原人的身體之外。
而多寶正是不滿于婆羅門教,準備創建佛教,提出眾生平等,解救萬民。
眾生平等在當時可是聞所未聞,一經提出,無數平民都是興高采烈,與之呼應。
因此多寶才能成功在西方殺出一條血路,讓佛教成為西方的第一大教。
不過,子受想到了另一條路。
一條革命之路。
再說多寶道人這一日帶著弟子來到西方一個小國家,便準備傳揚佛教的教義。
雖然這是一個小國家,但同樣飽受婆羅門的等級制度的折磨。
賤民的生活苦不堪言,而婆羅門則是高高在上。
多寶道人正召集著一幫賤民,大聲地講述著佛法。
而民眾們都是聽得目露憧憬之色,仿佛在絕望的黑淵當中看到了光。
眾生平等!與婆羅門教的等級森嚴截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