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時。
鹿臺。
早在這場辯法開始之前,朝歌道人,文武將領,乃至各方奇人均已到達朝歌,準備觀看這一場論道。
此時此刻殷郊已經排駕,率領文武百官,后妃國戚,來到鹿臺。
而其他不同教派的成員,大小尊卑,俱詣城里聽講。
放眼望去,但見朝歌古城上屹立著千丈鹿臺,當真是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
仙朝眾仙家都已到場,仙衣靈寶,金光射牛斗,大羅神仙,三花隱開合。
這一派壯觀的場面,也快比得上當初鴻鈞紫霄宮講道了。
鹿臺上。
殷郊為主,端坐在首席的位置,身邊一名白衣少女抱劍而立,卻是蘇妃。
在他身旁,站著孔宣、冥河、姜子牙等舊臣。
不到一會,又有不少仙家流水般涌到。
截教金靈圣母,無當圣母、龜靈圣母、三霄娘娘、隨侍六仙,闡教廣成子、赤精子、玉鼎真人、清虛道德真君,地府陰天子黃飛虎率領地藏王,阿修羅教天妃烏摩以及丈夫波旬帶著七十二阿修羅公主,西方佛教笑彌勒領著大勢至、文殊、觀音、普賢等人先后趕到。
這些人大多數見過面,有些以前是師兄弟,有些卻是仇敵,但如今距封神量劫已經過去數百年,再加上前段時間共同對抗魔國,彼此的仇隙也是暫時放下,互相點了點頭打個招呼便是入座。
殷郊坐在首座,并不和仙人打招呼。
他如今是中天北極大帝,坐鎮紫微宮,法力日益強大,身份也非以前能比。
蘇妃站在他身邊,臉上露出淡淡微笑,心想不知道今日有沒有人看出我的身份,還是戴上面紗隱藏面目的好。
雖說神仙能夠輕而易舉透視面紗,但一來蘇妃前身為帝妃蘇摩,法力高深,若想要隱藏面目世間也沒有幾個人能看得出來,
二來蘇妃明面上是殷郊的人,而殷郊又是子受的兒子,自然也沒有神仙那么膽大敢去偷看蘇妃。
殷郊心想:“今日道佛辯論,雖說我出身非道非佛,但畢竟我老師是道門中人,我頗受其恩,辯論場上,便多偏顧道人便是。”
向來辯論皆有一方做為裁判。
歷史上的佛道之辯要么以儒家作為裁判,要么以皇帝做為裁判,若是裁判有心偏向一方,另一方自然輸多贏少。
當然,若是佛教將道人辯得無話可說,甘愿認輸,即便裁判有心偏向,也沒有辦法。
鴻蒙界中,子受坐立空中,雙眼卻看著鹿臺之上,心中若有所思。
在他所處的世界,影響較為巨大,比較著名的有十四次佛道大辯論。
其中道教輸多贏少。
其中固然有作為裁判的皇帝有心偏向佛教的原因,也有道人不善辯論而佛教和尚極擅詭辯的原因。
子受印象最為深刻的一次是關于道教,佛教誰先誰后的辯論,當時道教姜斌引用《老子開天經》,認為老子化胡為佛,佛為老子侍者。
而隨后佛教縣無引用《周書異記》《漢法本內傳》證明佛生于老子之前,最后駁倒了姜斌的論據,并證明《老子開天經》是姜斌所偽造。
敦不知這三部經書皆是偽造的,只是當時的北魏孝明帝偏心于佛教,只調查了《老子開天經》的真偽,就判了道教輸。
而關于老子化胡說——指老子出關入胡,化為佛陀釋迦牟尼。
大多數人以為是老子化胡是道教為了壓過佛教而編造出來的故事,實際上據后世學者研究,老子化胡說非但不是道教編造出來的,反而是佛教為了傳道中國自己編造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