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仲皺眉道:“我沒有說你贏了,也沒說你輸了,但既然是袁洪向你邀戰,你不找袁洪對辯,找廣成子他們做什么?他們與袁洪有關系嗎?”
釋迦牟尼心中暗惱,臉上卻平靜無比,說道:“這么說來,這場對辯要重新開始?”
費仲道:“不錯。”
釋迦牟尼心想我就不信你答得上我的問題,說道:“此次對辯,若袁洪輸了,是否削發為僧?”
袁洪笑道:“若我輸了,自然甘愿削發為僧。”
“好。”釋迦牟尼點了點頭,說道:“是你要與我對辯,還是他?”
袁洪看了費仲一眼,費仲說道:“袁洪與我相交多年,是我至交好友,此次由我代他與你對辯。”
釋迦牟尼道:“等等,你代他與我對辯?若是待會貧僧贏了,該不會又讓袁洪再與貧僧對辯一次吧?”
費仲說道:“此次袁洪在旁,雖由我對辯,但若是我輸了,袁洪及朝歌道人自是削發為僧。”
殷郊也說道:“若他輸了,朕便奉你佛教為國教。”
釋迦牟尼點了點頭,說道:“很好。”
費仲說道:“那么和尚的第一問是什么?”
釋迦牟尼說道:“貧僧的第一問是,道生萬物,此道是有知亦或是無知?”
眾人聽他再次問出這個問題,都是心中一凜,心想不知道費仲該怎么回答。
費仲不加思索的道:“有知。”
這個問題只能這么回答。
釋迦牟尼道:“若使道是有知則惟生于善,何故亦生于惡,若使道不分善惡,應無知耶,若使道是無知則豈生萬物?豈為天地之法?”
眾人眉頭緊皺,又是這個問題。
費仲聽完一愣,就這?就這?
他大聲笑道:“道生萬物,當然是天地之法。至于何故生于善亦生于惡……和尚可曾聽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圣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大道不情感用事,對天地萬物一視同仁。在道眼里,無善惡之分!”
釋迦牟尼一揮手道:“施主的說法看似有理,實則荒謬至極!世間有善有惡,按施主這么說,道不分善惡,豈能為天地之法。”
費仲忽地放聲大笑起來。
釋迦牟尼皺眉道:“施主笑什么?”
“我笑你身為佛陀,卻連自己的故事也忘記了。”費仲說道。
“何出此言?”釋迦牟尼道。
費仲說道:“你們有一則故事,曾證明我的說法,世間并無善惡之分。”
“什么?”釋迦牟尼皺眉道。
費仲說道:“你身為佛陀,卻忘了自己的故事嗎?當年佛陀見到一只老鷹要吃一吃兔子,舉身阻止老鷹,這個故事可是有的?”
釋迦牟尼道:“不錯。”
這個故事不管是洪荒或是孔雀大陸都極為流轉。
費仲說道:“當時佛陀救下兔子,老鷹告訴佛祖說你救兔子就是要把我給活活餓死,佛陀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