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主,給,還有一個袋子,那位女施主特別交代老衲,要先給你盒子,再給你袋子。
“老衲能夠感覺到它們古老的氣息,這兩件器物誕生的年代,只怕要比遠古年代還要久遠。
“甚至,老衲有預感,它們很有可能不是屬于地球之物。”
不論是盒子,還是袋子,上邊都布滿了很多種符文,能夠看懂的就只有兩個古字符。
盒子上邊的是“鐘”字符,而袋子上的則是“終”字符。
雖然它們兩個字符的讀音是一致的,但是,想必在那久遠的遠古年代,它們必定是代表了不同的意思和寓意。
“師傅,你幫我看看這個盒子,它到底算是幾個面啊,我都數不明白……”王越接過袋子后說道。
他又仔細的打量這個奇特的袋子,它像普通的布袋,又不像布袋那么俗氣,因為它上邊布滿的符號紋路就很是古怪。
老佛把盒子翻過來又調過去的觀看,還時不時的把它搖一搖、晃一晃、甚至沒節操的使勁抖了抖,老佛皺眉不已,根本就感覺不到里邊有任何東西,就算是使勁搖晃,仍然連響聲都沒有。
老佛無奈的嘆息道:
“唉!小施主,人家給你的這個盒子,老衲也是搞不懂,按正常來說,它是六個面的方盒,但是它的底部和頂部又很是奇特。
“你瞧,它的底部不僅有山川大地圖紋,還有花草樹木魚蟲鳥獸的圖案,而他的四個面,像是對應著金木水火的四種地勢。”
老佛把盒子換了一個面,才又接著道:
“你再看,它的頂部分有八個區域,每個區域都布滿了星空云紋的圖案。
“若是這樣看來,它的頂部應該算是八個面,而它的底部就是九大區域……
“喏……其中有一個畫著骷髏的區域,像是特指某一處山脈,在這個區域中,有很多骷髏圖標。”
隨后,老佛把盒子還給了王越之后,他笑道:
“呵呵…給你盒子,小施主,老衲已經年歲大了,知識淺薄,就只能夠為你解惑這么多了。
“至于你手中的那個袋子,老衲根本看不懂,這兩個器物上的古老字符,它們就是我們現在的簡體文字“鐘”字和“終”字。
“它們似乎是某種圖騰或者是文字印記……
“阿彌陀佛……唔,以后……你就把這兩件器物分別叫做萬物盒和萬物袋吧!”
王越曾經去西土地區旅游的時候,他就看到過很多的“鐘”和“終”字符號,那個時候,就算是作為高中生的他,都不知道這兩個古字符的意思和讀音。
后來,他在網上仔細的查過之后才搞明白,這兩個字符是一個讀音,就是當代的“鐘”和“終”。
但是,在王越看來它們就不一樣了,他自認為一就是一,二就是二,遠古年代的這兩個古老符號肯定不會是同音的。
就比如一對雙胞胎是長得很像不假,但她們始終是兩個獨立的個體,她們的人生軌跡和發展方向完全不一樣,更不可能會重合。
以前,他獨自在西土高原行走的時候,在很多的地方,總能看見許多“鐘”或者它的同音字“終”字的符號,在牧民的帳篷上,在農民的居舍中,在寺廟里,在大自然中……都有這兩個字的古老符號。
這兩個符號,可以說是西土高原文化中最具有特色和最為常見的莫測圖案之一。
這兩個古字符,對于西土文明而言,它們不僅很是古老,而且還極為神秘。
王越認為,這兩個字可能無比的古遠,應該屬于上一次大輪回的某種生命形式符紋,而在后世歲月的當代,它們關聯到了在人類文化中非常重要的共同之處。
它出現在廟堂、神殿中,它出現在生命的誕生與死亡儀式中,它出現人們在對生活的憧景和美好希望中,它似乎象征了人對生命永恒幸福的祈求,與信仰是分不開的。
王越把兩個物品收了起來,而后對老佛說道:
“師傅,我請你喝茶去,你和我聊聊天可好?”
老佛報以微笑道:
“小施主,你是一個擁有大智慧的年輕人,既然你邀請,老衲愿陪同。”
王越與老佛一道走出了寺院,不一會就來到了一家茶館。
“服務員,幫忙上一壺新茶碧螺春,再來兩份素食的糕點。”王越對著服務員輕聲道。
兩人都不問名姓,也不問家何處,更不問年齡幾許,只因相遇聊得來,只因于冥冥之中有緣,兩人就聯袂而來,坐于茶館,由一件簡單的轉交物品事件,升華至博古論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