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一二十年來,松園記逐步蠶食華東地區的市場,已經是華東的調味品龍頭企業。口碑和品牌影響力,都非常深遠,消費者已經吃慣了這種口味。海達鮮這種小企業想要生存,就只有模仿帶頭大哥的品類了。要是平常時候,松園記也不會發難。可是一旦徹底跟他翻臉了,那人家就開始揪著小辮子了。”
蔡芝岳作為一個主張創新的老技術專家,問道:“林總,我聽說海達鮮不是組建了自己的食品研發部門嘛?怎么還會發生這種事情?”
肖英杰接過話茬說道:“蔡總,海達鮮確實組建了自己的研發部門,可是時間太短了,傳統行業您也知道,涉及到上下游的產品如何協同改進的問題,所以產品迭代速度極其緩慢,幾年都換不了一代。”
是啊,研發出來又怎么樣?小企業的產業鏈條沒有辦法打通,上中下游的合作方都是問題,你要做這個新品?做多少?1萬瓶?我還得專門給你匹配一條供貨線?那成本多高啊!所以大象轉身,談何容易?很多新品類,最終還沒推向市場就歇菜了。
“唉……可惜了……”
這時候大家伙兒都看著林皓文,老板有沒有什么好法子?
肖英杰突然說道:“林總,要不,先把這16款產品給下線了?這樣不至于落下口舌啊!”
林皓文搖搖頭:“海達鮮能賣的產品就這么一二十款,下了16款還剩個雞毛?再說了,產品已經在產線上做了,這么搞要虧多少錢?松園記的起訴是常規操作,大家沒必要慌張。”
隨后林皓文拍著大腿,從椅子上站起來:“海達鮮啊,是咱們海納的其中一條腿,這個是毋庸置疑的。它有三個好處:第一,短期內可以幫助我們沖破古年醇集團的圍剿。第二,調味品的原料和我們白酒、啤酒的供貨商是同一家,都是綠源隆農業,這在原料的價格上,可以壓低很多的成本。這一行的競爭說白了,打的就是生產成本。第三點,也是最重要的,我不止一次說過,隨著國民經濟的飛速發展,在未來的20年時間,調味品的市場非常廣闊,預計到2020年,僅僅是國內市場,不包含出口,就占有了7000億的市場總額。”
“哇……”
7000億,這在現如今是根本不敢想的,全國的GDP才多少啊,更別說這么小一個細分品類了。
不過林皓文已經不止一次在眾人面前證明了自己的眼光是正確的。
大家伙兒聽了老板的分析,也松了口氣。
蔡芝岳說道:“既然林總都這么說了,大家就不要有別的意見了。想想法子,怎么應對起訴吧!”
這時候在一旁聽了很久的法務部門負責人汪季才站出來了,看著大家說道:
“林總在入股海達鮮之初,已經讓我去查找資料,應對松園記的起訴了。準備的也挺充分,估計是一場拉鋸戰,小半年的喘氣時間是有的,就看海達鮮能不能再這段時間里,緩過來了。”
“哦……”
這么一說,大家的心理防線又更加堅固了。
林皓文隨即宣布一個重要的決定:“老肖,你要辛苦一趟,先去海達鮮那邊,把市場打開,這方面你比較有經驗,海達鮮目前人才稀缺,是個大問題啊!”
肖英杰點頭應承道:“那我能不能帶一批市場部的精英過去,這一場仗恐怕會很艱難。”
“帶吧,你用得趁手的人都帶過去,海達鮮目前在加班加點產能爬坡,我預計這半個月,港島那邊的廣告還有京城大臺的廣告出來之后,銷量會有一波高漲。另外,地推和營銷都給我使勁砸錢,缺錢了我這邊給。”
“明白!”
“我只有一個要求,4月1號之前,在嘉市當地,要拿到市場份額第一名。你要是辦不到,市場部經理的位置也別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