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潔把三家公司的調查報告放到林皓文的桌面上,說道:
“林總,按照您的要求,在我們獵頭圈子里找了兩周時間,總算是有三家符合的條件的了,不過……”
林皓文還沒打開文件看,笑了笑,像是早就知道結果一樣:
“是不是這三家公司,都有各自的問題。”
駱潔微微一驚訝,也就不再掩飾了:“林總說得沒錯。三家公司都挺頭疼的。”
“說說吧!”
“深圳的這家,洪方科技,創始人是三星出來的,在國外著名理工學院畢業之后,回國創業,主要做的是手機。目前只有天使輪的融資。要收購或者入股,難度都不大,創始人也表達了意向。但問題是,他們公司的研發進度太慢,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拿得出手的成品,連工程機都沒有一臺。所以在技術層面,我們團隊是打了一個問號的。”
林皓文不可能隨隨便便收購一家潛力有限的公司,出手就必須是巔峰。
“接著說!”
“第二家公司創始人是艾利和出來的,在京城中關村,英島留學,回國之后先是在國企呆了三年,出來創業之后,瞄準的方向也是手機,技術上要比深圳這家更加成熟。我們團隊有人去京城參觀了公司,目前有39名員工,大多數都是技術研發人員,公司進行了第一輪融資,1000萬元,估值達到1億元。問題就是,有多家大型通訊企業準備收購這家公司,恐怕落到咱們手里的可能性不大。”
講完了前邊兩家,確實不好辦啊!
林皓文隨后從三份資料中拿出海城本地這家:
“海城澎太科技,這家是本地的吧!”
“對……”駱潔還是準備親口介紹一下:“澎太科技的創始人是麻省理工學院博士畢業,之后在索尼音響事業部工作了6年時間,職位做到了研發總監。后來因為在mp3的設計理念上,和高層意見相左,只好自己出來創業。這個創始人挺有個人魅力的,他一走,有不少事業部的同事紛紛跟隨離職,一起回國創業。”
林皓文淡淡笑道:“我怎么感覺,你好像比較看好這家公司啊?”
駱潔點點頭:“確實是,澎太科技目前沒有進行任何外部融資,連啟動資金都是全體員工一起湊的。收購的金額不會太高,而且技術過硬,我們團隊的人進行多輪確認,他們做出來的mp3,已經足以媲美索尼的mp3,而且在音質的優化,和模式的選擇上,還要更加優秀。”
林皓文把資料放下,隨即問道:“聽你這么介紹完,澎太科技是最符合咱們了。”
“是!”
“那這家公司就沒有什么問題?”
“有,而且,問題還是最尖銳的。”
“說說看!”
“澎太科技的創始人叫卓理,他擁有著驚人的產品開發天賦,能夠在索尼做到研發總監的位置,也是相當厲害的一個人。不過這人性格很古怪,我前段時間去見他的時候,發現他抱著一本書,蹲在樓梯旁邊,我原本說等他看完了再去叫他,您猜他看了多久?”
“多久?”林皓文也是蠻好奇的。
“我早上十點去的,他就在樓梯旁邊看那本書看了8個小時,著魔了,連廁所都不帶上一回的。聽說這人對產品的開發有著極其苛刻的要求,這也導致了兩個問題,一個是研發進度慢,另一個是研發成本增高,他對工藝的要求,經常會把代工廠家給逼瘋。目前國內的代工廠,根本無法滿足他這款mp3的生產工藝要求。”
林皓文琢磨了一下:“他拒絕入股嘛?”
“情況是這樣的,他們公司目前的經營狀況極差,員工們已經整整一年的時間沒有任何收入,早期投入的錢也差不多花完了。所以,創始團隊,意見出現了分歧。大部分支持引入外部資金,但是卓理本人不同意,他認為現在公司的經營狀況太糟糕,引入外部資金勢必會大大削弱創始團隊的話語權,到時候產品的設計又會改變原先的軌跡,這和在索尼的時候有什么區別?他本人擁有一票否決權,卡在他那兒了。”
“那他們內部關系肯定鬧得很僵啊!你能不能把卓理請出來,我想跟他見個面。”
駱潔有些為難地說道:“前天,澎太科技召開了一次會議,好像鬧得有些不愉快,之后卓理就不肯見我了。這兩天他也沒來公司上班。”
林皓文雙手交叉在胸前:“幫我聯系一個澎太科技公司內部,和卓理關系比較好的人,這個能辦到嗎?”
“好,我這邊想辦法!林總,還有什么吩咐嘛?”
“沒有了,你去忙吧,這段時間辛苦了駱經理。”
“應該的,那我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