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過,他實在太高估自己兩個盟友的戰斗力,同時也太低估了光宗皇帝的影響力與控制力了,泰平十五年三月,雷州守御使蘇越奉光宗密詔擒拿造反的上官,擁有世襲侯爵勛位的防御使高宇虎;而另一個造反侯爵則于戰斗時被朝廷派出的中郎將率軍斬殺,因此到了泰平十五年的四月,一場由離王與其親信發動的暴動就此被夏光宗徹底撲滅了,而罪魁禍首,光宗親弟離城郡王卻因并未直接起兵而躲過一劫,只是被光宗免去一切職務,爵位,圈禁在郡王府內!
……
泰平十九年,雄才偉略的夏光宗因病駕崩,而出乎朝廷內外意料的是,四十九歲的皇帝居然留下遺詔,立他的幼弟之子(夏熹宗)為帝國下一任皇帝,替他繼續統御天下。
而離王也趁新皇登基,大赦天下的機會重新回到了京城;不過年過十余載,他已經永遠失去了角逐皇位的機會,還被新皇帝熹宗安排到府邸閑置,徹底成為了一個閑王。
二十年,離王在京城蟄伏了整整二十年,終于讓他再次等到了熹宗皇帝龍馭歸天的消息!而此時,已不再年輕的他為了那張讓他饞涎欲滴的九龍皇座再次親自披掛上陣,并且這次他還聯合了同樣野心勃勃的柳國公,永城侯,以禁軍校尉唐琮,內侍郭躍,城防軍左郎將萬俟俊逸為內應,一起起兵欺負他的侄孫,大夏王朝思宗皇帝!
夏思宗玄元四年,這場由離王引起的靖難之役霍亂了差不多半個北方大地,叛軍們趁著朝廷不防,一路狂飆猛進,劈頭蓋臉的打了朝廷一個措手不及!
不過,這也僅僅是起初戰情而已,因為回過神來的思宗很快便在大臣建議下,重新啟用致仕太尉西宇山為平逆總帥,并以西宇太尉之子,西宇先軍為先鋒中郎將,率領禁軍三萬,地方守備軍三萬,共六萬大軍南下平叛!
而后,在宣都山一役,平叛大軍以強大的戰斗力逆推擁兵九萬的離(王)永(城侯)聯軍,徹底的粉碎了離王的皇帝美夢!而離王本人也于此役被禁軍校尉毛知高擒獲,且押解至京城,最終被施以了鴆毒之刑!而他的同盟,柳國公也只是比他多撐了三個月,于沙丘之役,被夏軍澤州馬軍守御使南宮建雄擊敗,最后在眾叛親離,無限絕望之下引火**了!
3邕城,坤州境內重鎮,是帝國開國皇帝夏太祖為鞏固帝國西南疆特意建立的,起初由開國名將雍城侯鎮守,而后雍侯絕嗣,才改為大帝三子封藩。
4夏熹宗,年號南成治國,大興,是光宗最小的一個弟弟的兒子,其母親是西宇家嫡女(西宇為八大世家之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