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各位都為了自己的利益不肯退步,那朕就替你們作出決定。”
李松把盒子打開,拿出了傳國玉璽。
一時間,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李松手上的玉璽。
除了驚訝,每個人的心里都因為玉璽的出現而有了不同的想法,也因此,每個人的表情也都有些不同,而這些,都被李松看在了眼里。
在李松的預計中,眾人表現出來的樣子,與自己之前預想的差不多。
褚炎和任平生都是帶著疑問中帶著些許的氣憤,只是任平生的情緒隱藏的更好一些。
李重的表情不像之前那樣嚴肅。因為李松一直到拿出玉璽,表現出來的樣子,確實和之前在城外,與李重交談時說的情況相同,是被三位尚書壓制著。李重此時也明白,李松敢冒著被發現的風險,出城見自己,也是因為手上有玉璽這張底牌。
唯一和李松預想的不一樣的人,就是吏部尚書杜無憂了。如果說,李松覺得事情大體是按照自己的計劃進行的,內心會有些愉悅,而杜無憂的表情,好像比李松更加開心,甚至還有一些欣慰的感覺。
李松心想,這可能就是“千面鏡”杜無憂的高明之處了,不讓別人輕易猜透自己的想法。
此時路儀把兩張空的圣旨拿到李松面前,李松邊寫邊說著。
“大將軍褚炎,鎮守京城有功,而因褚炎還兼任兵部尚書,特封褚炎為鎮國侯,朕體念其辛苦,只需任職兵部尚書,而大將軍一職,以及禁軍的管制,朕會交給其他人管理,欽此。”
路儀把圣旨卷好,拿到褚炎面前。
褚炎有些蒙,看著旁邊的任平生,卻并沒有得到回應。
“褚大人還愣著干嘛,是想抗旨嗎?”
褚炎趕緊接過圣旨:“臣領旨謝恩。”
李松又在另外一張圣旨上寫到:“秦王李重,領兵收復江州,擊退南陳大軍,功不可沒,如今正是國家用人之際,秦王可先熟悉朝政,在此之前,秦王先接管禁軍統領一職,負責
(本章未完,請翻頁)
宮內安全,而城外大營里,凡是有品級的,只要回歸朝廷,仍可按原職辦事,至于城外大軍,按例賞賜,然后回到原處,保衛大唐,欽此。”
路儀把圣旨拿到了李重面前,李重趕緊跪下,接過了圣旨。
這時,刑部尚書方源出列,之前也沒有出過什么大的案件,今天李松算是第一次聽到方源的話。
“陛下,臣覺得,褚大人不僅保護了京城,也保護了陛下,可陛下的旨意,有些明升實降的樣子,并且秦王之前可是叛軍,如今陛下不僅不怪罪,反而讓他掌管禁軍,臣擔心陛下的安危啊。”
方源一帶頭,又有好幾個大臣也站出來,同意方源的話。
李松依然是一副輕松的表情,如果沒有人站出來為褚炎說話,李松反而會覺得奇怪了。
“不管是圣旨,還是朕說過的話,都不會收回,朕之前已經說過,朝政各事依然由任、褚和杜三位尚書商議著辦,朕也并沒有說禁軍會直接受朕管制,理論上,秦王也要聽三位尚書的命令,朕希望,你們雙方都各退一步,關鍵時刻,優先對付東魏之事。”
杜無憂率先跪下:“陛下英明!”
李重和其他大臣也都跪下說:“陛下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