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錢錢,給朕把武器。”
金光一閃,李松的手里多了一把劍,這次不是木劍,而是真實的長劍。
兩人快步走到盡頭,果然發現了孫然就在盡頭處的一張桌案前,拿著幾炷香祭拜著桌案上供奉的孔子畫像。
李松走到孫然身后,直接把手里的長劍搭在了孫然的肩膀上。
“朕在聽先生這么做的原因之前,請先生先告訴我孟三和月妃去了哪里?”
孫然聽到李松的話后,也沒有回頭,依然淡定的把手里的香插進了桌子上的香爐中,然后轉身,看到了憤怒了李松,還有站在李松身后,一臉焦急的曉曉。
“這張桌子和這附近的地方,除了每年一次的祭奠外,其他時間,都不允許有人靠近,陛下可知這其中的原因?”
李松手中的劍握的更緊了一些:“朕不想跟你浪費時間,朕最后在問你一次,孟三和月妃去了哪里?”
孫然一只手握住了李松拿劍的那只手,往外一推,李松也并沒有沖動到真的想殺孫然,于是也順著勁把劍收回。
“請陛下給臣一些時間,只要臣把該說的話說完,自然會把位置告知陛下。”
“不行,你得先告訴我們明月在哪。”孫然說的
(本章未完,請翻頁)
話與曉曉無關,曉曉自然是不想聽。
李松一揮手,示意曉曉不要沖動:“那好,朕就給你個機會,有什么話趕快說吧。”
“陛下不要管臣怎么知道的,臣的第一個問題是,陛下是否在朝上,讓李重的勢力加入朝堂?”
李松沒有猶疑:“是的。”
“陛下問過臣,臣當時的想法也與陛下說過,但是陛下沒有聽,那好,臣的另外一個問題是,陛下在救出月妃娘娘后,要怎樣處置東魏的這位使者?”
李松堅定的回答:“敢動朕的女人,當然是直接處死,就算傳出去,也是孟三無理在先,朕也不怕別人說什么。”
“呵呵,”孫然笑了一下,“臣也說過,東魏的使者就是來挑釁的,臣說過讓陛下一定要忍,陛下可知,處死了使者,正好給了東魏出兵的理由。”
“這……”
“陛下可知,劫走他國皇妃,已經是作為一個使者,能做到的最無理的事了,只要陛下忍過這一次,那使者也就無計可施,這一劫也算是過去了。”
孫然以為自己站在大唐的角度,能勸住李松,可李松卻并不買賬。
“先生可還有別的要說的。”
孫然撫了一下自己的胡須,仔細想了一下:“沒了。”
“那就請先生告訴朕,孟三帶著月妃去了哪里?”
“陛下……”
“先生可知,人都是有自己的底線,如今孟三觸動了朕的底線,他就得死。”
孫然知道李松心意已定,轉過身,看著桌子上的孔子畫像,背對著李松說:“不管是秦王之事,還是使者的事,陛下都不聽臣的,既然如此,那臣這個帝師不當也罷,那位叫孟三的使者很聰明,他帶著月妃去了南書房,那里是陛下出入的地方,就算是正常的搜查,也是最后一批才能查到的地方……”
李松得知了地點,一回頭,發現曉曉已經快到殿門口了,于是給孫然留下了一句話后,自己也轉身離開集賢殿。
“孰是孰非,朕會做給你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