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濟州城的動靜,埋伏在城另外一邊的唐軍也準備動手,換上了東魏的服裝,假扮成送糧草的軍隊。
濟州城的東魏軍看到是送糧草的,立刻打開了城門,放人進來。
這一小股唐軍進城后,立刻殺掉城門口的士兵,然后讓埋伏在附近的三千唐軍進城。
由于東魏的大軍都出城作戰了,城內的這點守備軍根本不夠看,三千唐軍迅速占領了濟州城。
劉如水率領大軍回到濟州城外,發現濟州城被唐軍占領,還沒做出任何反應,就聽到身后有聲音,正是羅成率領著唐軍的大部隊殺來。
羅成的計劃非常成功,前后夾擊,這一仗下來,以一萬唐軍的性命,換得東魏損兵七萬,劉如水帶著剩余的三萬軍隊從西面突圍了出去。
羅成也不給敵軍喘息的時間,又一舉奪回了臨州,又斬了一萬敵軍。
劉如水率領剩余的兩萬東魏軍逃回了東州,此時東魏派出的援軍也到了。
羅成得到消息后,也沒有攻打東州,而東州城內的劉如水,在和其他人商量過后,又得到了東魏皇帝劉知遠的許可后,決定向大唐求和。
羅成看過求和書后,認為現在強行攻打東州乃是下策,于是把自己的想法以及求和書的內容上奏了朝廷。
兵部接到了奏報后,褚炎把另外兩位尚書也叫來,商議求和的事。
戶部尚書任平生最近為了籌集糧草,已經是把能用的方法都用了,再打下去前方不知道能不能贏,但是朝廷已經沒法供應更多的糧草了。
于是三位尚書決定同意東魏的求和,也把事情稟報了李松,而李重安插在兵部的眼線,也知道了這件事情。
這一場戰爭,大唐以東州的代價,最終與東魏求和。
李松聽了褚炎的稟報后,特別的高興,這證明自己沒有信錯人,羅成年紀雖然大,但寶刀未老。
李松并不知道羅成這一次出征有多么艱苦,不僅要對付敵軍,還要制衡自己人。
李松想的是,既然羅成已經重新在朝堂上亮過像了,那自己得找個差事交給羅成,把羅成留在朝堂,幫自己一把,等到自己完全掌握了朝廷,到時羅成想留還是想走,自己都尊重他的意見。
于是在羅成回京之前的日子,李松盡量在不被注意的情況下,探查了下朝中還有沒有空缺的職位。
首先就是找來禮部尚書高尚。
“陛下,往禮部塞人不是不行,但是羅將軍乃是武將,到禮部任職先別說能不能勝任,那三位尚書還有秦王,都會知道您這么做的用意。”
李松覺得高尚說的有理,后來又找了好幾個官員,但是他們都害怕三位尚書,不敢做主。
李松辛苦了幾日后,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想讓羅成擔任重要職位,一定會被三位尚書阻撓,一些小的差事到是可以瞞過其他人,那羅成連上朝的資格都沒有,朝堂上也幫不了自己。
李松還在想著辦法,但卻小看了朝中這兩股
(本章未完,請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