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重拆開信一看,是魏樂遲寫的,除了匯報了最近的事情,在信的最后還提到了一件事。
“東征大將軍羅成,有勇有謀,就算羅老將軍加入我們,臣冒昧說一句,以殿下的資歷,很有可能掌控不了此人,而以臣對羅將軍的了解,朝中兩方都拉攏不了他,只要羅老將軍不想告老還鄉,他一定會選擇輔佐陛下,因此臣覺得此人不能留。”
李重看完信后,仔細思考了一下,拿來一張新的紙,寫下了一些話。
“來人,把這封信交給副將魏樂遲……”
這些事情李松是不知道的,李松還在想是否留下羅成的問題,最后用擲銅錢的方法,決定先把羅成留下來,就算是自己不能給他一個官職,也要讓羅成在京城里住著,到時候把長孫無忌和徐茂公介紹給羅成,畢竟這幾個名字都是正常歷史中有的,說不定這幾兄弟湊在一起,可能會有什么奇跡發生。
東征大軍回京,京城百姓列隊歡迎,不僅僅是因為慶祝,有一些人還要迎接隨軍出征的家人。
大軍最前面的隊伍已經到了宮門外,李松和其他大臣已經在此等候,羅成和兩位副將趕緊下馬。
“羅將軍、大勇將軍和魏將軍,三位辛苦了,朕替百官和大唐所有百姓,敬三位一杯。”
“臣等謝過陛下。”
簡單的儀式過后,眾人來到了含元殿。
“大唐這么艱苦的時候,三位將軍能挺身而出,不僅抵擋了東魏的進攻,還收復了兩州,殲滅八萬敵軍,可謂是戰功赫赫,朕決定要提拔你們,不知三位尚書意下如何?”
褚炎說:“回陛下,大勇將軍此役拼死抵抗,才打響了反擊的號角,可以說是首功,臣覺得大勇將軍可回臨州,繼續主持東境練兵及安防事宜。”
吏部尚書杜無憂也補充說:“至于魏將軍,以他的才能,在沒有戰事時,還是適合留在京中,今年情況特殊,收稅也是一件苦差事,臣聽說安定門缺人,魏將軍可去安定門做事。”
因為提到了魏樂遲,李松也看了看李重,李重趕緊上前回話:“回陛下,魏樂遲以前在臣的手下做事,可如今魏樂遲是朝廷的人,自然要聽陛下和三位尚書的話,臣無異議。”
既然李重沒有意見,李松也不好多說什么:“既然這樣,那就以兩位尚書的意見為準。”
大勇和魏樂遲趕緊磕頭謝恩:“臣謝過陛下。”
李松看了下三位尚書,發現三人都低著頭。
又看了一眼李重,李重在發現李松看自己后,趕緊避開李松的視線。
看到這種情況,李松只能明著說:“東征大將軍勞苦功高,不知各位對羅將軍的封賞有何提議?”
聽到李松的話,褚炎跪下說:“陛下,臣要舉報羅成,望陛下明察。”
“這……”
李重隨后也跪了下來:“稟報陛下,臣也要舉報羅成。”
“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