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仙之人一般不染凡俗,羅墨為了收集愿力讓整個搖光都動了起來,借助任務這一形式讓搖光弟子去各地發展,收集愿力。
因為報酬豐厚的緣故,這倒成了一個美差,弟子之間甚至要使些手段才能拿到手。
而搖光弟子并不是為管理而來的,他們只想要收集愿力完成任務獲得報酬,中間若是發生了什么變故,他們只會優先考慮自己的利益。
因他而生,因他而滅,無數的因果如同微不可查的蛛網,將他和南域大地上的眾生連接了起來。
只是他如荷葉不沾水,真靈印懸于靈魂至上,一切因果不加身,因果絲線無處著力,風吹即逝。
“倒是少了個修行的機會。”
三千大道中的大因果術可是很難修成的,這原本是一個契機。
在搖光下轄的幾個王國行走探查了一番后,羅墨發現了一些問題。
王朝制治下發展并不算慢,因為有修士參與其中,各城各鎮都被搖光弟子分了蛋糕,收集愿力。
他們采用的方法是在每一個鎮上或者城內安放一個收集愿力的法寶,然后每過一段時間就來收取一次,上交到門派,換取報酬,可以兌換源或者經文秘術法寶丹藥等。
他們手下流出一點東西就足夠讓王朝的人垂涎了,搖光境內的幾個王朝雖然歷代都有宗室弟子在搖光修行,但大部分是沒有那份天資的,對于現在的搖光來說不值錢的丹藥法寶放在凡人社會里可是至寶。
整個王朝的上層階級都渴求這些寶物,在這種渴望的驅使下他們讓王朝這個巨大的機器運轉了起來,但底層的民眾卻并不知道為什么要念祈禱經文。
只是搖光仙人的名號積威甚深,上仙吩咐下來的事情普通百姓豈敢不做,甚至不敢在心中起雜念邪念,恭恭敬敬規規矩矩的每日祈禱,產生愿力。
這和羅墨的想法不同,且拋開其他不談,單單效率上來說也太慢了。
修士不種田,對于靈氣不足的地域連涉足都不想,更別說讓他們以修為耕作了,但論生產力,修士加法寶比大型機械還要好用,法術和陣紋也比得上肥料。
花幾十年時間,這里的凡人人口翻十倍問題應該不大,畢竟東荒多大山,很多地方還是原始狀態,沒有人族定居,完全沒有開發。
充分發揮一下修士的主觀能動性,開地墾荒,提升糧食產量,提升人口基數,不僅收到的愿力會更多,而且還能夠讓搖光的人才得到補充,搖光得到了人才補充,修士數量和質量提升,這會讓愿力的累積更加快速,簡直是一件一舉多得良性循環的大好事。
而且他剛剛發了一筆橫財,有資金這樣做。
他回了搖光,正好遇到了葉凡。
“四極二重天了?”
“沒錯,前不久剛突破的。”葉凡看著羅墨,“你最近去哪兒了,羽化神朝的祖廟崩塌聽說了嗎?聽說那里面的羽化神朝的古經還有綠銅碎塊。”
“古經有,但綠銅碎塊沒有,被他們送到地球去了,在昆侖里呢。”
葉凡一聽羅墨說得這么肯定,眼睛一亮,“羽化神朝祖廟崩塌不會是你搞出來的吧?”
“這種事情還能是別人?”
開玩笑,除了我誰有這么大本事。
“那里面一定有很多寶物吧?我聽人說羽化神朝突然消失,它們的神藏還沒出現過。”
羅墨回憶了一下,不算圣人級以上的東西,只算下面那些的財富的話——
“一般般吧,大概有個五六百億斤純凈源的資產,他們光是神源都有一座小山那么大,能做幾百口棺槨,還有其它的材料和藥草之類的。羽化神朝的積累用的可是一個個小世界來盛放,我收集的時候費了很大一番功夫。”
畢竟那是一個個小世界,光是走一圈都要花不少時間,何況還要一邊走一邊搬東西。
有幾層小世界,羽化神朝儲存的甚至是一條條礦脈,各種神鐵神金神石源礦脈,萬世積累豐厚得嚇人,根本沒人用,一直保存了下來,畢竟羽化神朝的人都變成鬼兵了。
更別說大能為兵王者為將的天兵天將陵園了,雖然它們的兵器變成了陰器,但還是可以用的,單單這也是一筆巨大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