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光和七年,也就是甲子年,張角乘勢而起,借著斬殺氣運金龍的威勢,借著多年經營太平道的名聲,揭竿而起。
卻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先前出了岔子,出了叛徒,以至于還沒有準備好便屠殺了氣運金龍,以至于不但暴露了太平道,更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被氣運金龍反噬,要是不能一掃八荒,即便是張角有逆天改命的修為,也活不長。
現在已經是騎虎難下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啊!
一時間青、徐、幽、冀、荊、揚、兗、豫八州近三十個郡同時相應。
數十萬黃巾太平教徒贏糧而影從,就更不用說裹挾的普通老百姓了,更是數以百萬計。
聲勢之浩大,遠非當年陳勝吳廣舊事可以比擬。
太平道以冀州為中心,門徒弟子遍布八州,以大賢良師為核心領導,是為天公將軍,又有其兩個兄弟張寶張梁領地公將軍,人公將軍。
其下分三十六方,大方數萬余人,小方六七千。一方立一方渠帥,有張牛角,褚飛燕、黃龍、左校、于氐根、張白騎、劉石、左髭、丈八、平漢、大洪、司隸、緣城、羅市、雷公、浮云、白雀、楊鳳、于毒、五鹿、李大目、白繞、眭固、苦蝤、張曼成、波才等人。
太平道起事雖然因為唐周而不得不提前,有些倉儲,但是到底廣積糧,深挖墻多年,一放開手腳,就如同蛟龍出海,猛虎下山,勢不可擋。
而大漢呢?雖然天災不斷,到底承平日久,放馬南山,刀兵入庫,除了邊境,地方軍備早就廢了。
一方以有心算無心,以逸待勞,一方懵然不知,措手不及,一方懶散,久不訓練,一方雖然不是正規軍,但是仗著人多,結局一開始便注定了。
太平道一起事,便以摧枯拉朽,拔山起岳的形勢橫掃八州。
所過之處,州郡失守、吏士逃亡,朝廷震動。
當然,農民起義都有一個特點,那便是裹挾,太平道自然也不例外,好家伙,人本來就多,趁著這股熱潮,更是如同滾雪球一般,越積越大。
這一下,不要說醉生夢死的靈帝了,便是坐觀其成的世家大族現在也坐不住了。
早先就說過,天下并不缺少有眼光的人,只是大家都看破不說破罷了。
鐵打的世家,流水的王朝。
世家大族是高傲的,他們根本就沒有把太平道放在眼里,不過是一枚棋子,為王先驅,用來達成自己的目的。比如解除黨錮,比如軍功等等。
可是隨著張角屠龍,隨著太平道勢如破竹,事情似乎開始超出了他們的掌控范圍,很多原來看不起太平道的世家大族在第一波打擊下,沒有撐下去,直接就族毀人亡了,他們終于都坐不住了。
于是便有了修理兵器,加固城防。
有了何進率左右羽林和五校尉營鎮守洛陽,在洛陽附近增置八關都尉。
有了遣皇甫嵩、朱儁、盧植等調集各地精兵,進剿黃巾軍。